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文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4162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8/6/4

1.单选题(共3题)

1.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它在第3s内的位移为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一定是   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
C. 物体在前5s内的位移一定是25m D. 物体在第5s内的位移一定是9m
2.
如图所示,在MN处固定着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在它们的连线上有AB两点,已知MAABB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场强相同
B.AB两点电势相等
C.将一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
D.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3.
如图所示,某种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射入两水平放置、电势差为U2的两导体板间的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沿平行于两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穿过两板后又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边界线竖直的匀强磁场中,则粒子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的MN两点间的距离d随着U1U2的变化情况为(不计重力,不考虑边缘效应) (  )
A.dU1变化,dU2无关
B.dU1无关,dU2变化
C.dU1变化,dU2变化
D.dU1无关,dU2无关

2.选择题(共1题)

4.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王强同学觉得自己的书房只有一盏台灯,且亮度不够,由此产生了自己设计一盏台灯的念头。

3.多选题(共4题)

5.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固定的斜面体,一木块从粗糙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动后又沿斜面加速下滑到底端.则木块(  )
A.上滑时间等于下滑时间
B.上滑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C.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D.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小量相等
6.
如图所示,A表示地球同步卫星,B为运行轨道比A低的一颗卫星,C为地球赤道上某一高山山顶上的一个物体,两颗卫星及物体C的质量都相同,关于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运行周期和所受到的万有引力的比较,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BvAvC B. ωAωBωC
C. FAFBFC    D. TATCTB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导体棒电阻为R,初始时静止于光滑的水平轨道上,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其方向与轨道平面成θ角斜向上方,开关闭合后导体棒开始运动,则(  )
A.导体棒向左运动
B.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所受安培力为
C.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所受安培力为
D.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的加速度为
8.
如图所示,A为地球同步卫星,B为运行轨道比A低的一颗卫星,C为地球赤道上某一高山山顶上的一个物体,两颗卫星及物体C的质量都相同,关于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运行周期和所受到的万有引力的比较,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vB>vA>vCB.
C.FB>FA>FCD.TA=TC>TB

4.解答题(共2题)

9.
(2018·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的力F的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水平直轨道运动,到B点后撤去力F,物体飞出后越过“壕沟”落在平台EG段。已知物块的质量m=1 kg,物块与水平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AB段长L=10 m,BE的高度差h=0.8 m,BE的水平距离x=1.6 m。若物块可看作质点,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
(1)要越过“壕沟”,求物块在B点最小速度v的大小;
(2)若θ=37°,为使物块恰好越过“壕沟”,求拉力F的大小;
10.
如图所示,一个边缘带有凹槽的金属圆环,沿其直径装有一根长2L的金属杆AC,可绕通过圆环中心的水平轴O转动.将一根质量不计的长绳一端固定于槽内并将绳绕于圆环槽内,绳子的另一端吊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圆环的一半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环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现将物体由静止释放,若金属圆环和金属杆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R.忽略所有摩擦和空气阻力.
(1)设某一时刻圆环转动的角速度为ω0,且OA边在磁场中,请求出此时金属杆OA产生电动势的大小.
(2)请求出物体在下落中可达到的最大速度.
(3)当物体下落达到最大速度后,金属杆OC段进入磁场时,杆C、O两端电压多大?

5.实验题(共1题)

11.
小明同学看了“神舟十号”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聂海胜的质量后深受启发,在学校实验室里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手机电池的质量,为使滑块平稳运动,小明把两块质量相等的手机电池用质量不计的细棉线固定在滑块的两侧.接通气源,当空气从导轨两侧稳定喷出时,发现滑块与气垫导轨没有直接接触,装置能正常使用.调节导轨水平,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固定在钩码上.

(1)小明用图乙中的螺旋测微器测得遮光条的宽度L=________mm.
(2)将附带手机电池的滑块由图甲所示位置从静止释放,在钩码的牵引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7.2×10-3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2.3×10-3 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0.592 s,则手机电池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v1=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v2=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10 m/s2,手机电池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已知钩码的质量为m1=200 g,滑块与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2=510 g,则一块手机电池的质量为m=________g(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