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云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6409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7/6

1.选择题(共2题)

1.如图,一楼房AB后有一假山,其坡度为i=1: 3 ,山坡坡面上E点处有一休息亭,测得假山坡脚C与楼房水平距离BC=25米,与亭子距离CE=20米,小丽从楼房顶测得E点的俯角为45°,求楼房AB的高.(注:坡度i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

2.点P(x﹣3,2x+4)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blank#}1{#/blank#}.

2.单选题(共10题)

3.
人手里抓住一根长为L的轻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系着一个小球,若小球能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则它经过最高点的速度v应满足的条件是(  )
A.vB.v>0
C.vD.v
4.
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2LA点以水平初速度v0=投掷飞標.在与A点水平距离为L的水平地面上点B处有一个气球,选样适当时机让气球以速度v0=匀速上升,在上升过程中被飞镖击中.不计飞镖飞行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飞標和气球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掷飞镖和放气球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t应为(  )
A.B.C.D.
5.
在水平面上转弯的摩托车,如图所示,提供向心力是(  )

A. 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B. 静摩擦力
C. 滑动摩擦力
D. 重力、支持力、牵引力的合力
6.
电脑中用的光盘驱动器,采用恒定角速度驱动光盘,光盘上凸凹不平的小坑是存贮的数据,请问激光头在何处时,电脑读取数据速率比较大(  )
A.内圈B.外圈
C.中间位置D.与位置无关
7.
如图所示,一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O点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小木块A,它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木块A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B.木块A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C.木块A受重力、支持力
D.木块A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反
8.
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运转半径的,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此卫星的运转周期大约是(  )
A.B.C.1天D.9天
9.
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G,则在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1倍时,所受引力为(  )
A.B.C.D.
10.
在气象卫星中有极地卫星,在导航通讯卫星中有同步卫星.若某极地卫星通过了南北极的极点,周期为2.5 h.则关于它与同步卫星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地卫星的绕行轨道平面与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互相垂直
B.极地卫星的速率可能比同步卫星的速率小
C.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比极地卫星小
D.极地卫星的绕行轨迹与地球的某条经线在同一平面内
11.
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
D.角速度变大
12.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在地球周围有很多人造飞行器,其中有一些已超过其设计寿命且能量耗尽.每到太阳活动期,地球的大气层会变厚,这时有些飞行器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运行的轨道高度将逐渐降低(在其绕地球运动的每一周过程中,轨道高度变化很小均可近似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为了避免飞行器坠入大气层后对地面设施及人员造成安全威胁,人们设想发射导弹将其在运行轨道上击碎.具体设想是:在导弹的弹头脱离推进装置后,经过一段无动力飞行,从飞行器后下方逐渐接近目标,在进入有效命中距离后引爆弹头并将该飞行器击碎.对于这一过程中的飞行器及弹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行器轨道高度降低后,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变大
B.飞行器轨道高度降低后,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变大
C.弹头在脱离推进装置之前,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D.弹头引爆前瞬间,弹头的加速度一定小于此时飞行器的加速度

3.多选题(共4题)

13.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通过定滑轮将重物A竖直吊起,在吊起重物的过程中,关于重物的运动及受力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重物匀速上升
B.重物加速上升
C.重物所受重力等于拉力
D.重物所受重力小于拉力
14.
(多选)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它们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若两个互成角度的分运动分别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D.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5.
美国宇航局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按计划将在2015年3月份陨落在水星表面。工程师找到了一种聪明的办法,能够使其寿命再延长一个月。这个办法就是通过向后释放推进系统中的高压氦气来提升轨道。如图所示,设释放氦气前,探测器在贴近水星表面的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释放氦气后探测器进入椭圆轨道Ⅱ上,忽略探测器在椭圆轨道上所受外界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轨道Ⅰ上A点运行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B点速率
B.探测器在轨道Ⅱ上某点的速率可能等于在轨道Ⅰ上速率
C.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运行的周期
D.探测器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A点加速度大小不同
16.
(多选)牛顿在研究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时,把行星的运动看成是以太阳为圆心的匀速圆周运动,总结出了太阳与行星相互作用力的规律FG,可以看出,太阳与行星间的作用是与行星的运动状态无关的.下列关于行星在绕太阳做椭圆运动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星在远日点受太阳的引力最小
B.行星在近日点受太阳的引力最小
C.行星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的过程中,引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
D.行星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的过程中,引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

4.解答题(共4题)

17.
如图所示,定滑轮的半径r=2 cm,绕在滑轮上的细线悬挂着一个重物,由静止开始释放,测得重物以加速度a=2 m/s2做匀加速运动,在重物由静止下落距离为1 m的瞬间,求滑轮边缘上的点的角速度和向心加速度.
18.
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水平抛出,抛出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1.8" m,小球抛出的初速度为v0="8" m/s.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经历的时间t
(2)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19.
如图所示,2013年12月2日,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三号”经地月转移轨道,通过轨道修正,减速制动和绕月变轨进入距月球表面高度100 km环月轨道Ⅰ,然后在M点通过变轨进入近月点15 km的椭圆轨道Ⅱ,最后“嫦娥三号”将从高度15 km的近月点开始动力下降,最终“嫦娥三号”带着“玉兔”月球车于12月15日成功实现了在月球表面的软着陆.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取1.6 m/s2,月球半径取1 700 km.求:

(1)“嫦娥三号”在环月圆轨道Ⅰ上的向心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嫦娥三号”在轨道Ⅰ、Ⅱ上运动的周期之比.
20.
“嫦娥三号卫星”简称“嫦娥三号”,专家称“三号星”,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若“三号星”在离月球表面距离为h的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周期为T1.若已知地球中心和月球中心距离为地球半径Rn倍,月球半径r,月球公转周期T2,引力常量G.求:
(1)月球的质量;
(2)地球受月球的吸引力.

5.实验题(共3题)

21.
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

(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运动.
(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D=________ m/s,vC=________ m/s,vB=________ m/s.
在如图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____,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g=9.8 m/s2).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m/s(g=10 m/s2).
23.
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
(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m/s.(g取10m/s2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L=1.2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m/s.(g取10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