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蹲在树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正在用枪水平对准它,就在子弹出枪口时,松鼠开始运动,下述各种运动方式中,松鼠不能逃脱被击中厄运的是(设树枝足够高)( )


A.竖直上跳 |
B.静止不动 |
C.自由落下 |
D.沿树以小于g加速度加速下滑 |
3.
如图所示,相同材料制成的A、B两轮水平放置,它们靠轮边缘间的摩擦转动,两轮半径RA=2RB,当主动轮A匀速转动时,在A轮边缘放置的小木块P恰能与轮保持相对静止.若将小木块放在B轮上,欲使木块相对B轮也相对静止,则木块距B轮转轴的最大距离为( )


A.RB | B.![]() | C.![]() | D.![]() |
4.
长度为L=0.50 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0 kg的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是 2.0 m/s,g取10 m/s2,则此时细杆OA受到( )


A.6.0 N的拉力 |
B.6.0 N的压力 |
C.24 N的拉力 |
D.24 N的压力 |
5.
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质量M火和地球质量M地之比为M火:M地=p,火星半径R火和地球半径R地之比为R火:R地=q,那么火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火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地之比g火:g地等于( )
A.pq2 | B.p/q | C.pq | D.p/q2 |
6.
如图所示,小朋友在弹性较好的蹦床上跳跃翻腾,尽情嬉耍。在小朋友接触床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床面对小朋友的弹力的做功情况是( )


A.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
B.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
C.一直做负功 |
D.一直做正功 |
2.选择题- (共4题)
8.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有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和橡胶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了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完成步骤(3)中相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lank#}4{#/blank#}.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白色粉末放于水中 | 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 \ |
(2)将无色酚酞滴入步骤(1)形成的无色溶液中 | 溶液颜色变红 | 该溶液呈{#blank#}1{#/blank#}性 |
(3)在步骤(2)所形成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并在试管口放一根燃烧的火柴 |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 溶液中含有{#blank#}2{#/blank#}离子; 白色粉末中含{#blank#}3{#/blank#}(填化学式) |
完成步骤(3)中相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lank#}4{#/blank#}.
9.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有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和橡胶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了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完成步骤(3)中相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lank#}4{#/blank#}.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白色粉末放于水中 | 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 \ |
(2)将无色酚酞滴入步骤(1)形成的无色溶液中 | 溶液颜色变红 | 该溶液呈{#blank#}1{#/blank#}性 |
(3)在步骤(2)所形成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并在试管口放一根燃烧的火柴 |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 溶液中含有{#blank#}2{#/blank#}离子; 白色粉末中含{#blank#}3{#/blank#}(填化学式) |
完成步骤(3)中相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lank#}4{#/blank#}.
10.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有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和橡胶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了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完成步骤(3)中相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lank#}4{#/blank#}.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白色粉末放于水中 | 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 \ |
(2)将无色酚酞滴入步骤(1)形成的无色溶液中 | 溶液颜色变红 | 该溶液呈{#blank#}1{#/blank#}性 |
(3)在步骤(2)所形成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并在试管口放一根燃烧的火柴 |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 溶液中含有{#blank#}2{#/blank#}离子; 白色粉末中含{#blank#}3{#/blank#}(填化学式) |
完成步骤(3)中相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lank#}4{#/blank#}.
11.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有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和橡胶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了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完成步骤(3)中相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lank#}4{#/blank#}.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白色粉末放于水中 | 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 \ |
(2)将无色酚酞滴入步骤(1)形成的无色溶液中 | 溶液颜色变红 | 该溶液呈{#blank#}1{#/blank#}性 |
(3)在步骤(2)所形成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并在试管口放一根燃烧的火柴 |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 溶液中含有{#blank#}2{#/blank#}离子; 白色粉末中含{#blank#}3{#/blank#}(填化学式) |
完成步骤(3)中相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lank#}4{#/blank#}.
3.多选题- (共5题)
12.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O点先后以υ0和2υ0的速度水平抛出A、B两小球,则从抛出至第一次着地,两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可能为( )

A. 1:2 B. 1:3 C. 1:5 D. 1:6

A. 1:2 B. 1:3 C. 1:5 D. 1:6
13.
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电机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人看来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离心力很大的缘故 |
B.脱水过程中,大部分衣物紧贴筒壁的 |
C.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 |
D.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 |
14.
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MA=MB<MC,则对于三个卫星,正确的是( )


A.运行线速度关系为vA>vB=vC |
B.运行周期关系为 TA<TB=TC |
C.向心力大小关系为 FA=FB<FC |
D.半径与周期关系为![]() |
15.
如图所示,物体沿不同的路径从A运动到B,其中按不同的路径:①有摩擦作用;②无摩擦作用,③无摩擦,但有其他外力拉它.比较这三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W1、W2、W3,重力势能的变化量ΔEp1、ΔEp2、ΔEp3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 )


A.W1>W2>W3 | B.W1=W2=W3 |
C.ΔEp1=ΔEp2=ΔEp3 | D.ΔEp1<ΔEp2<ΔEp3 |
16.
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做了-2 J的功,合力做了4 J的功,则( )
A.该物体动能减少,减少量等于4 J |
B.该物体动能增加,增加量等于4 J |
C.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等于2 J |
D.该物体重力势能增加,增加量等于2 J |
4.填空题- (共1题)
17.
某公司研制开发的某型号小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4 kW,汽车连同驾乘人员总质量为m=2 000 kg,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恒定的阻力是800 N。小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其最大速度Vm=_______m/s,小汽车行驶速度为20m/s时加速度a=______m/s2。
5.解答题- (共4题)
18.
某同学在某砖墙前的高处水平抛出一个石子,石子在空中运动的部分轨迹照片如图所示.从照片可看出石子恰好垂直打在一倾角为37°的斜坡上的A点.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10 cm,抛出点到A点竖直方向刚好相距200块砖,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石子水平抛出的速度

(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石子水平抛出的速度

19.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轨道,与水平轨道AB相连接,AB的长度为s.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向B运动,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到B点时撤去力F,小滑块沿圆轨道运动到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为2mg,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在C点的加速度大小;
(2)恒力F的大小.

(1)小球在C点的加速度大小;
(2)恒力F的大小.
20.
今年6月13日,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高分四号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世界上地球同步轨道分辨率最高的对地观测卫星。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h
(2)地球的密度ρ(已知引力常量为G)

(1)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h
(2)地球的密度ρ(已知引力常量为G)
21.
如图所示,一压缩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滑块相接触但不连接,滑块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点左侧地面光滑,AB的长度为5R,现将滑块由静止释放,滑块运动到A点时弹簧恢复原长,以后继续向B点滑行,并滑上光滑的半径为R的
光滑圆弧BC,在C点正上方有一离C点高度也为R的旋转平台,沿平台直径方向开有两个离轴心距离相等的小孔P、Q,旋转时两孔均能达到C点的正上方.若滑块滑过C点后进入P孔,又恰能从Q孔落下,已知物体通过B点时对地面的压力为9mg.求:

(1)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vB;
(2)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p;
(3)平台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1)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vB;
(2)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p;
(3)平台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6.实验题- (共2题)
22.
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g=9.8 m/s2).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m/s(g=10 m/s2).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g=9.8 m/s2).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m/s(g=10 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