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神水平为量为不球(视为质点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球(视为质点)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小球所支特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力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有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的作用后()

A. 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12.5N B.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A. 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12.5N B.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4.
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
、B接触面竖直
,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
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与B的质量之比为











A.![]() |
B.![]() |
C.![]() |
D.![]() |
5.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左侧竖直墙上,另一端连着A小球,同时水平细线一端连着A球,另一端固定在右侧竖直墙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60°,A、B两小球分别连在另一根竖直弹簧两端。开始时AB两球都静止不动,A、B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水平细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 aA=aB=g B. aA=2g,aB=0
C. aA=
g,aB=0 D. aA=2
g,aB=0

A. aA=aB=g B. aA=2g,aB=0
C. aA=


6.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长方体物块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P、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当它们从静止释放沿斜面滑下时,两物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块P对Q的摩擦力为( )


A.μ1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
B.μ2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
C.μ2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
D.μ1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
8.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则在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2题)
10.
下列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
B.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就大 |
C.只要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变化量就大 |
D.只要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就不为零 |
11.
如图所示,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悬挂于O点,用力F拉小球a,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则F的大小().


A. 可能为
mg B. 可能为
mg C. 可能为mg D. 可能为
mg


A. 可能为



4.解答题- (共3题)
12.
2011年7月2日中午,2岁女孩妞妞从杭州滨江长河路白金海岸小区10楼不慎坠下,刚好在楼下的吴菊萍看到后,毅然张开双臂,接住了这个她并不认识的陌生女孩,最新报到妞妞已经能走路。近年来高空坠人不断发生,值得关注。据报道,一儿童玩耍时不慎从45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度掉下,在他刚掉下时恰被楼下一社区管理人员发现,该人员迅速由静止冲向儿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儿童。已知管理人员到儿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的距离为18m,为确保能稳妥安全接住儿童,必须保证接住儿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也就是无水平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将儿童和管理人员都看作质点,设管理人员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g取10m/s2。
(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13.
在一次救援中,一辆汽车停在一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240m的山坡处一巨石以
的初速度
的加速度匀加速滚下,巨石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面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加速度大小为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险情后经过2s汽车才启动起来,并以
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
求:

(1)巨石到达坡底时间和速率分别是多少?
(2)汽车司机能否安全脱险?







(1)巨石到达坡底时间和速率分别是多少?
(2)汽车司机能否安全脱险?
14.
如图1所示,巴铁(又称“陆地空客”)是一种能有效缓解城市拥堵的未来交通工具,某实验室为了研究其运行时的动力学特性,制造了一辆质量为200kg的模型车,该模型车在运行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8倍,某次试验中该车在25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2所示,试求:

(1)模型巴铁4s末的加速度大小;
(2)0到5s内模型巴铁发动机输出的牵引力大小;
(3)模型巴铁在此25秒内运动的位移。

(1)模型巴铁4s末的加速度大小;
(2)0到5s内模型巴铁发动机输出的牵引力大小;
(3)模型巴铁在此25秒内运动的位移。
5.实验题- (共2题)
15.
在做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7cm,S3=4.81cm,S4=6.70cm,S5=8.65cm,S6=10.57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T=______ s;
打第4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______m/s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cm;计算此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
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6.
某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在A、B两点固定两个光滑定滑轮,用一个轻绳跨过两滑轮悬挂钩码组N1、N2,用另一轻绳C在O点打一结,悬挂钩码组N3,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记录各组钩码个数。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可以完成实验的是_________
A.钩码的个数N1=2,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3,N2=3,N3=4
C.钩码的个数N1=4,N2=4,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6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必须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_
A.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用刻度尺测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D.记下各组钩码的个数
(3)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你认为甲、乙两图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图。(填“甲”或“乙”)
(1)改变钩码个数,可以完成实验的是_________
A.钩码的个数N1=2,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3,N2=3,N3=4
C.钩码的个数N1=4,N2=4,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6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必须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_
A.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用刻度尺测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D.记下各组钩码的个数
(3)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你认为甲、乙两图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图。(填“甲”或“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