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同步测试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6396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3

1.单选题(共10题)

1.
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B上,AB均静止,则地面对BBA的摩擦力分别为
A.6 N,3NB.1 N,1 NC.0.1 ND.0.2 N
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着一块木板AB,在AB上面放一个木块,设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为FN,木块所受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为F1,若使木板的B端逐渐放低时,将会产生下述哪种结果(  )
A.FN增大,F1增大B.FN增大,F1减小
C.FN减小,F1增大D.FN减小,F1减小
3.
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B,他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当两球平衡时O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则球A、B的质量之比为()

A. 2cosθ:1    B. 1:2cosθ
C. tanθ:1    D. 1:2sinθ
4.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
B.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
C.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增大
5.
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为()
A.cosθ+μsinθB.cosθ-μsinθC.1+μtanθD.1-μtanθ
7.
是力F的两个分力.若,则下列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的是( )
A.B.
C.D.
8.
如图所示,AB两球用轻杆相连,用两根细线将其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O点.现有一水平力F作用于小球B上,使系统保持静止状态且AB两球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两球重力均为G,轻杆与细线OA长均为L.则(  )
A.细线OB的拉力为2G
B.细线OB的拉力为G
C.水平力F的大小为2G
D.水平力F的大小为G
9.
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里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等干零
B.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10.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则在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2.选择题(共3题)

11.

下图为城市等级图,读图回答。





12.

下图为城市等级图,读图回答。





13.

某一时刻,一物体沿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分别为8m/s和6m/s,则该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

3.解答题(共1题)

14.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半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M,半圆球B与半圆的柱状物体半径均为R,半圆球B的圆心到水平面的竖直距离为R,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物体A对地面的摩擦力.

4.实验题(共1题)

15.
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    状态.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    cm,劲度系数k=    N/m.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    c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