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6395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7题)

1.

《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书及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2.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图的杂交实验:

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3.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图的杂交实验:

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4.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目的是(    )

5.

明清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出现了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的新局面。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的评价,错误的是(    )

6.

明清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出现了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的新局面。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的评价,错误的是(    )

7.

某一时刻,一物体沿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分别为8m/s和6m/s,则该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

2.单选题(共4题)

8.
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N/kg)(   )
A.10 N,向右B.10 N,向左
C.20 N,向右D.20 N,向左
9.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力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有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的作用后()

A. 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12.5N    B.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10.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关于物体所受的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B.物体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
D.物体匀速下滑的速度越大,表明它所受的摩擦力越小
11.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则在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3.多选题(共3题)

12.
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A.博尔特伦敦奥运会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4 m/s
B.足球以12 m/s的速度射入球门
C.汽车车头经过路标时的速度是90 km/h
D.子弹在枪管里的速度是400 m/s
13.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 = 5t +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质点的初速度为5 m/sB.质点的初速度为10m/s
C.质点的加速度为1 m/s2D.质点的加速度为2 m/s2
14.
下列各组共点的三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
A.3N、4N、8N
B.3N、5N、1N
C.7N、9N、18N
D.4N、7N、8N

4.填空题(共2题)

15.
一物体距地面80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10" m/s2,则该物体落地时间为   s,其落地速度大小为 m/s.
16.
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3 N、5 N,则它们合力的最大值为  N,最小值为    N.

5.解答题(共2题)

17.
(9分)质量为m=10kg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用F=20N的水平拉力可使它做匀速运动。g=10m/s2,求:
(1)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2)如再在木箱内放入质量为m’=8kg的物体,要使木箱做匀速运动,水平拉力又为多大?
18.
如图所示,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m=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取sin53°=0.8,cos53°=0.6,g=10m/s2)。

6.实验题(共1题)

19.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⑴、在实验中,某同学第一步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并记下O点位置;第二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拉橡皮条,使结点达到同一位置O点。第一步中还必须记录的是(    )
A、两细绳的长度和两细绳的方向
B、两细绳套的方向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C、橡皮条伸长的长度和两细绳的方向
D、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橡皮条伸长的长度
⑵、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_________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⑶、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B.控制变量法
C.建立物理模型法D.等效替代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