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2.
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B.两物体再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2s末和6s末 |
C.乙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 |
D.2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
3.
如图所示,A、B两小球通过一条轻绳跨放在光滑圆柱体侧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小球与圆心的连线分别与水平面成α、β角,且α<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球的质量大小关系为mA<mB
B. 轻绳对两球的拉力大小关系为TA>TB
C. 圆柱体对两球的支持力大小关系为NA>NB
D. 剪断轻绳时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

A. 两球的质量大小关系为mA<mB
B. 轻绳对两球的拉力大小关系为TA>TB
C. 圆柱体对两球的支持力大小关系为NA>NB
D. 剪断轻绳时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
4.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力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有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的作用后()

A. 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12.5N B.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A. 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12.5N B.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5.
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B.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力是同种性质的力 |
6.
一个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小孩单独从滑梯上滑下,加速度为a1,第二次小孩抱上一只玩具后再从滑梯上滑下(玩具不与滑梯接触),加速度为a2,则( )
A.a1=a2 | B.a1<a2 | C.a1>a2 | D.无法判断 |
7.
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如图所示(已知cos 53°=0.6,sin 53°=0.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
B.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 |
C.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g |
D.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 |
8.
如图所示,套在竖直细杆上的环A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由于B的质量较大,故在释放B后,A将沿杆上升,当A环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位置时,其上升速度vA≠0,若这时B的速度为vB,则( )


A.vB≠0 |
B.vB=0 |
C.vB=vA |
D.vB>vA |
9.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
A.1∶4 | B.2∶3 | C.4∶9 | D.9∶16 |
10.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则在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
2.选择题- (共3题)
11.
阅读下面的歌词,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
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3.多选题- (共5题)
14.
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则在此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环对杆的压力N,绳子的拉力T,和水平力F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f保持不变,N逐渐减小 |
B.f逐渐减小,N保持不变 |
C.T逐渐减小,F保持不变 |
D.T逐渐减小,F逐渐减小 |
15.
如图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为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度v0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需的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 |
B.若v>v0且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又回到了右端,则在此过程中物体一定是先做减速运动,再一直做加速运动 |
C.若v<v0,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该物体可能到达左端水平面 |
D.若v<v0,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后必然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
16.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合力为零时的特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可以被牛顿第二定律代替 |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C.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所以不容易停下来 |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
17.
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连接在光滑的铰链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最高点的速度为
.则在最高点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B.当![]() |
C.当![]() ![]() |
D.当![]() ![]() |
18.
甲、乙、丙三小球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甲、乙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水平面上的P点在丙的正下方,在同一时刻甲、乙、丙开始运动,甲以水平初速度V0做平抛运动,乙以水平速度V0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A.若甲、乙、丙三球同时相遇,则一定发生在P点 |
B.若甲、丙两球在空中相遇,此时乙球还未到达P点 |
C.若只有甲、乙两球在水平面上相遇,则此时丙球还未着地 |
D.无论初速度V0大小如何,甲、乙、丙三球一定会同时在P点相遇 |
4.解答题- (共5题)
19.
如图所示,细圆环B套在一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的圆木棒A上,A和B的质量都为m=0.5kg,A、B之间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f=3N.开始时木棒A竖直放置,下端离地高度为h=0.8m,B在A的顶端.现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木棒A与地面相碰后,木棒以等大的速度反向弹回.已知碰撞的时间极短故可忽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问:

(1)A第一次着地时的速度大小;
(2)A与地第一次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
(3)A上升至最大高度时,B的速度大小;
(4)A第二次着地前,要使A、B不分离,A的长度至少为多大?

(1)A第一次着地时的速度大小;
(2)A与地第一次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
(3)A上升至最大高度时,B的速度大小;
(4)A第二次着地前,要使A、B不分离,A的长度至少为多大?
21.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停放着小车A,车上右端有一物块B,物块B和车的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设车长为L=2m,小车质量为M=4kg,物块质量为m=1kg.现用F=14N的水平恒力向右拉小车A.(取重力加速度
)求:
(1)从F作用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两物体分离?
(2)从F作用开始计时,3s末小车A的速度大小?


(1)从F作用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两物体分离?
(2)从F作用开始计时,3s末小车A的速度大小?
22.
如图所示,在与水平方向成370角的斜坡上的A点,以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落在斜坡上的B点.求B点与A点的距离以及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已知cos53°=0.6,sin53°=0.8,取重力加速度
)


23.
如图所示,在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盘面上,离轴心r=20cm处放置一小物块A,其质量为m=2kg,A与盘面间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为其重力的k倍(k=0.5),试求:

(1)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2rad/s时,物块与圆盘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大?
(2)欲使A与盘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不能超过多大?(取重力加速度
)

(1)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2rad/s时,物块与圆盘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大?
(2)欲使A与盘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不能超过多大?(取重力加速度

5.实验题- (共3题)
24.
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现要测量它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毫米刻度尺,纸带,复写纸片。
实验步骤:
(1)如图1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2)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
(3)经过一段时间,停止打点和转动,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如果T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r为圆盘的半径,x1、x2为纸带上选定的两点分别对应在刻度尺上的刻度值,n为选定的两点间实际的打点数(含选定的两点),则:
①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
②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 =5.50×10-2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2所示.假设打点周期为T=0.02s,求得角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rad/s.(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毫米刻度尺,纸带,复写纸片。
实验步骤:
(1)如图1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2)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
(3)经过一段时间,停止打点和转动,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如果T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r为圆盘的半径,x1、x2为纸带上选定的两点分别对应在刻度尺上的刻度值,n为选定的两点间实际的打点数(含选定的两点),则:
①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

②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 =5.50×10-2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2所示.假设打点周期为T=0.02s,求得角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rad/s.(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5.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精密的计时仪器,使用4~6V的低压________电源.若使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s.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其中S1=5.12cm,S2=5.74cm,S3=6.36cm,S4=6.98cm,S5=7.60cm,S6=8.22cm.则打D点处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 m/s,纸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m/s2(所有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其中S1=5.12cm,S2=5.74cm,S3=6.36cm,S4=6.98cm,S5=7.60cm,S6=8.22cm.则打D点处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 m/s,纸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m/s2(所有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