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6390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2

1.单选题(共5题)

1.
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以行驶了另一半,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B.C.D.
2.
一个弹簧受10N拉力时总长为7cm,受20N拉力时总长为9cm,已知当拉力撤销时弹簧都能恢复原长,则弹簧原长为(  )
A.8cmB.9cm
C.7cmD.5cm
3.
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4.
三个长方体物块ABC,作如图所示的连结。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可能是()

μ1≠ 0,μ2≠0 ②μ1≠ 0,μ2=0
μ1=0,μ2≠ 0 ④μ1=0,μ2=0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5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7N,它们合力大小可能是(  )
A.18NB.13NC.3ND.1N

2.选择题(共5题)

6.

向量ab满足|a|=1,|a-b|=32ab的夹角为60°,则|b|={#blank#}1{#/blank#} 

7.

向量ab满足|a|=1,|a-b|=32ab的夹角为60°,则|b|={#blank#}1{#/blank#} 

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滑片P向右滑动时(     )

9.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滑片P向右滑动时(     )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滑片P向右滑动时(     )

3.多选题(共5题)

1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微元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当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这一间隔内的平均速度表示间隔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这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C.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把重物在空气中的落体运动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这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12.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为负
B.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D.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13.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位移为12m,第4s内的位移为16m,则该质点运动过程中( )
A.第3s末的速度大小为14m/sB.加速度大小为4m/s2
C.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8m/sD.前4s内的位移为50m
14.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5s内的位移达到最大值
B.0-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1.5m/s2
C.4-6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D.0<t<2s和5s<t<6s内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15.
竖直上抛的物体,又落回抛出点,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时间相等、位移相同
B.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C.整个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均相同
D.不管竖直上抛的初速度有多大(v0>10 m/s),物体上升过程的最后1 s时间内的位移总是不变的

4.解答题(共3题)

16.
甲车以v=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v=4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随即以a=0.5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s.
(2)甲车减速至零的时间t1和通过的位移S.
(3)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t2.
17.
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开始的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 m和64 m,这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为4 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18.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则:
(1)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5.实验题(共1题)

19.
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m=50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
①实验操作:先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 ,让重锤自由落下,关闭电源。
②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____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从实验结果发现,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小,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之差,请你提出一个有效的改进方法: 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