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G是一种新型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G的合成路线如图(部分产物和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己知:①RCH=CH2+CH2=CHR´﹣﹣﹣﹣CH2═CH2+RCH═CHR´;
②B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6 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③D和F互为同系物.
2.单选题- (共4题)
2.
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 ( )
A.1∶3 | B.1∶5 | C.1∶8 | D.1∶9 |
4.
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
衰变为
,另一个也静止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
衰变为
,在同一磁场中得到衰变后粒子的运动轨迹1、2、3、4,如图所示,则这四条径迹依次是( )






A.电子、![]() ![]() |
B.![]() ![]() |
C.![]() ![]() |
D.正电子、![]() ![]() |
5.
以下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C.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也叫做分子热运动 |
D.两个分子从无穷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
3.多选题- (共4题)
6.
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三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


A.v1∶v2∶v3=3∶2∶1 |
B.v1∶v2∶v3=![]() |
C.t1∶t2∶t3=1∶![]() ![]() |
D.t1∶t2∶t3=(![]() ![]() ![]() |
8.
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 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 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 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A. 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 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 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 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9.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粒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穿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之比分别为( )


A.v1∶v2∶v3=3∶2∶1 |
B.v1∶v2∶v3=![]() ![]() |
C.t1∶t2∶t3=1∶![]() ![]() |
D.t1∶t2∶t3=(![]() ![]() ![]() |
4.解答题- (共4题)
10.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且大小F=24N的拉力作用下,沿倾角为370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S后撤去拉力,斜面足够长,则:


(1)撤掉拉力后物体运动多长时间到达最高点?
(2)4s末物体距离出发点多远?




(1)撤掉拉力后物体运动多长时间到达最高点?
(2)4s末物体距离出发点多远?
11.
太阳和许多恒星发光是内部核聚变的结果,核反应方程
是太阳内部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其中
为正电子,ve为中微子
(1)确定核反应方程中a、b的值;
(2)在质子与质子达到核力作用范围完成核聚变前必须要克服强大的库仑斥力。设质子的质量为m,电子质量相对很小可忽略,中微子质量为零,克服库仑力做功为W。若一个运动的质子与一个速度为零的质子发生上述反应,运动质子速度至少多大?


(1)确定核反应方程中a、b的值;
(2)在质子与质子达到核力作用范围完成核聚变前必须要克服强大的库仑斥力。设质子的质量为m,电子质量相对很小可忽略,中微子质量为零,克服库仑力做功为W。若一个运动的质子与一个速度为零的质子发生上述反应,运动质子速度至少多大?
12.
(8分)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i)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
(ii)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i)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
(ii)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13.
如图所示,
是容积很大的玻璃容器,
是内径很小的玻璃管,
的左端与
相通,右端开口,
中有一段水银柱将一定质量的空气封闭在
中,当把
放在冰水混合物里,
的左管比右管中水银高
;当
的左管比右管的水银面低
时,
中气体的温度是多少?(设大气压强
) 














5.实验题- (共2题)
14.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日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
(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
(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
(2)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
(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
(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
15.
(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原来的教科书采用图甲所示的方法,经过编者修改后,现行的教科书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两个实验装置的区别在于:①悬挂重垂线的位置不同;②图甲中设计有一个支柱(通过调整,可使两球的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上面的小球被碰离开后,支柱立即倒下),图乙中没有支柱,图甲中的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抛出点分别在通过O、O′点的竖直线上,重垂线只确定了O点的位置,比较这两个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2)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如果采用(1)题图乙所示装置做实验,某次实验得出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丙所示,图中数据单位统一,假设碰撞动量守恒,则碰撞小球质量m1和被碰撞小球质量m2之比m1:m2=_____。


A.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需要测出两小球的直径 |
B.采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时,需要测出两小球的直径 |
C.为了减小误差,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使斜槽末端水平部分尽量光滑 |
D.为了减小误差,采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使斜槽末端水平部分尽量光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