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第十三届全运会于2017年8月在天津举行,共有19个大项,126个小项,尽可能覆盖各个年龄段,各类人群的喜好,参赛人数达到7000人,体育健儿们奋力拼搏,为所在队伍赢得荣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远方看台的观众观看排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
B.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浙江选手孙杨以1分44秒91的成绩获得冠军,根据这个信息我们可以求出他在本次比赛中的平均速率 |
C.在女子10000米决赛中,我省选手李丹以34:00.27获得冠军,这里提到的“34:00.27”指的是时刻 |
D.在跳水比赛中,如果以运动员为参考系,该运动员下方的水面一定是上升的 |
2.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路程和位移这两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通过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B.当物体沿曲线运动时,通过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
C.当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时,一定做直线运动 |
D.当物体的位移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4.
一物体以初速度大小为6m/s滑上光滑斜面(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则( )
A.物体第2s末的速度为10m/s |
B.物体在第4s末速度为零 |
C.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为3m |
D.物体运动前2s内位移为8m |
5.
一个步行者以6.0m/s的速率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一辆汽车,当他距离汽车18m处时,绿灯亮,汽车以1.0m/s2的加速匀加速起动前进,则
A.人能追上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m |
B.人不能追上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m |
C.人能追上汽车,追上前人共跑了43m |
D.人不能追上汽车,且汽车开动后人和车间距越来越远 |
6.
如图,某电视台每周都有棋类节目,铁质的棋盘竖直放置,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能吸在棋盘上,不计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 |
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
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
D.质量不同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
2.多选题- (共3题)
9.
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在B处连接,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是3 m/s和4 m/s,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3 |
B.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2.1 m/s |
C.小球在AB、BC段的运动时间之比为7∶4 |
D.小球从B运动到C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为3.5 m/s |
10.
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为2kg,乙的质量为4kg,甲从20m高处自由落下,1s后乙从10m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物体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意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差相同 |
B.乙的加速度是甲的加速度两倍 |
C.两物体从起点各自下落1m时的速度是相同的 |
D.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保持不变 |
11.
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图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
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
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
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 |
3.解答题- (共4题)
12.
汽车以v0=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过2s速度变为6m/s,若将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从开始刹车起,汽车6s内发生的位移;
(2)汽车静止前2s内通过的位移.
(1)从开始刹车起,汽车6s内发生的位移;
(2)汽车静止前2s内通过的位移.
13.
一物体在某行星的一个足够高的悬崖上,从静止开始下落,1s后,从起点落地4m,求:
(1)再下落4s它将在起点下面多少米处?
(2)物体下落第4s内的位移?
(3)物体下落16m时的速度?
(1)再下落4s它将在起点下面多少米处?
(2)物体下落第4s内的位移?
(3)物体下落16m时的速度?
14.
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m/s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s.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0.90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t=0.90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0.90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t=0.90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15.
质量为3.0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0N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10.3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9.8m/s2),求: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木箱在1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木箱在1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4.实验题- (共3题)
16.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f=50Hz的交流电源。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s,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打下E点时纸带的速度vE=_____(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3)若测得d6=65.00cm,d3=19.00cm,物体的加速度a=_____m/s2;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s,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打下E点时纸带的速度vE=_____(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3)若测得d6=65.00cm,d3=19.00cm,物体的加速度a=_____m/s2;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7.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鞋摩擦力的要求不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不同类型的运动鞋底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他们先测出每只不同类型运动鞋的质量,再往质量小的鞋子里均匀摆放砝码,使鞋子(连同鞋里砝码)的质量均相等.接着用弹簧测力计先后匀速拉动不同类型的运动鞋,使它们沿水平桌面滑动,读取各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探究中“使鞋子(连同鞋里砝码)的质量均相等”,这是采用了哪种方法______.
(2)测量时,某组同学是沿水平方向拉动放在木板上的鞋,当匀速拉动鞋时,则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运动鞋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另一组同学的方法是把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系在鞋下,从鞋底下把木板抽出,请指出这种操作方式对于上面的操作过程的优点:_______________.

(1)探究中“使鞋子(连同鞋里砝码)的质量均相等”,这是采用了哪种方法______.
A.等效法 | B.微元法 | C.放大法 | D.控制变量法 |
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运动鞋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另一组同学的方法是把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系在鞋下,从鞋底下把木板抽出,请指出这种操作方式对于上面的操作过程的优点: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