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6360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5

1.单选题(共2题)

1.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2.
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为,其中n=2,3,4…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后,核外电子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B.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ν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
C.大量处于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若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电磁波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电磁波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2.选择题(共1题)

3.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l2.95亿人,下图反映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与l0年前相比,我国O~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l.3亿。读材料,完成。


                

3.多选题(共1题)

4.
某学习小组利用大色拉油圆桶(去掉上半部)、小石子 d来测定水的折射率,如图所示.当桶内没有水时,从某点B恰能看到桶底边缘的某点C;当桶内水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时,仍沿BC 方向看去,恰好看到桶底上的小石子A在圆桶的底面直径CD上;用毫米刻度尺铡得直径CD=16.00cm,桶高DE=12.00cm;AC=3.50cm;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则
A.水的折射率为
B.水的折射率为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m/s
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2.25×108m/s

4.解答题(共1题)

5.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在t=1.1s时刻,质点P出现第三次波峰,试求质点Q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

5.实验题(共1题)

6.
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来测量红光的波长。

①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_________、A;若经粗调后透过测量头上的目镜观察,看不到明暗相同的条纹,只看到一片亮区,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如图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x为__________mm.
③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 m,由计算式λ=_________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_________ nm。
④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