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下面四句话描述的是图中P、Q、R、S各地的农业特征。对应正确的一组为
①平缓的丘陵区中牧草广布,有大型的储库、牛舍的农家,还有乳制品工厂等
②在降水较少的大平原上,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商品谷物农业盛行
③在生长期温和多雨、土壤肥沃的条件下,发展了棉花种植业,但是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
④在河谷的坡地、平地上,利用地中海气候条件,大规模种植柑橘、葡萄等水果、蔬菜类作物

①平缓的丘陵区中牧草广布,有大型的储库、牛舍的农家,还有乳制品工厂等
②在降水较少的大平原上,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商品谷物农业盛行
③在生长期温和多雨、土壤肥沃的条件下,发展了棉花种植业,但是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
④在河谷的坡地、平地上,利用地中海气候条件,大规模种植柑橘、葡萄等水果、蔬菜类作物
2.下面四句话描述的是图中P、Q、R、S各地的农业特征。对应正确的一组为
①平缓的丘陵区中牧草广布,有大型的储库、牛舍的农家,还有乳制品工厂等
②在降水较少的大平原上,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商品谷物农业盛行
③在生长期温和多雨、土壤肥沃的条件下,发展了棉花种植业,但是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
④在河谷的坡地、平地上,利用地中海气候条件,大规模种植柑橘、葡萄等水果、蔬菜类作物

①平缓的丘陵区中牧草广布,有大型的储库、牛舍的农家,还有乳制品工厂等
②在降水较少的大平原上,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商品谷物农业盛行
③在生长期温和多雨、土壤肥沃的条件下,发展了棉花种植业,但是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
④在河谷的坡地、平地上,利用地中海气候条件,大规模种植柑橘、葡萄等水果、蔬菜类作物
3.下列关于东部地带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我国的热带区域全部在该地带
② 我国沿海的开放城市全部在该地带
③ 直接濒临海洋的省、市、区全部在该地带
④ 东部地带各省、市、区全部位于东部季风区
① 我国的热带区域全部在该地带
② 我国沿海的开放城市全部在该地带
③ 直接濒临海洋的省、市、区全部在该地带
④ 东部地带各省、市、区全部位于东部季风区
7.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l2.95亿人,下图反映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与l0年前相比,我国O~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l.3亿。读材料,完成。
2.单选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别挂有两个和三个钩码,木棒处于平衡状态。如在木棒的A、C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


A.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
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
C.平衡可能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
D.仍能保持平衡状态 |
9.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
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
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
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
3.多选题- (共1题)
10.
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
A. 路程为65m
B. 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A. 路程为65m
B. 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4.实验题- (共5题)
11.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沿直线ON斜向下运动,直线ON与y轴负方向成θ角(θ<π/4)。则F大小至少为______;若F=mgtanθ,则质点机械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13.
某集装箱吊车的交流电动机输入电压为380V,则该交流电电压的最大值为____V。当吊车以0.1m/s的速度匀速吊起总质量为5.7×103kg的集装箱时,测得电动机的电流为20A,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为______。(g取10m/s2)
14.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中,
(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
e.用公式
计算重力加速度.
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

(2)已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
,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象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式子中的字母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
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图线中的横轴表示________(写式子中的字母符号)。
(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
e.用公式

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

(2)已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

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图线中的横轴表示________(写式子中的字母符号)。
15.
(10分)如图所示是测量通电螺线管A内部磁感应强度B及其与电流I关系的实验装置。将截面积为S、匝数为N的小试测线圈P置于螺线管A中间,试测线圈平面与螺线管的轴线垂直,可认为穿过该试测线圈的磁场均匀。将试测线圈引线的两端与冲击电流计D相连。拨动双刀双掷换向开关K,改变通入螺线管的电流方向,而不改变电流大小,在P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引起D的指针偏转。

(1)将开关合到位置1,待螺线管A中的电流稳定后,再将K从位置1拨到位置2,测得D的最大偏转距离为dm,已知冲击电流计的磁通灵敏度为Dφ,Dφ=
,式中
为单匝试测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则试测线圈所在处磁感应强度B= ;若将K从位置1拨到位置2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Δt,则试测线圈P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ε= 。
(2)调节可变电阻R,多次改变电流并拨动K,得到A中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的数据,见右表。由此可得,螺线管A内部在感应强度B和电流I的关系为B= 。
(3)(多选题)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采取的措施有
(A)适当增加试测线圈的匝数N
(B)适当增大试测线圈的横截面积S
(C)适当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
(D)适当拨长拨动开关的时间Δt

(1)将开关合到位置1,待螺线管A中的电流稳定后,再将K从位置1拨到位置2,测得D的最大偏转距离为dm,已知冲击电流计的磁通灵敏度为Dφ,Dφ=


(2)调节可变电阻R,多次改变电流并拨动K,得到A中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的数据,见右表。由此可得,螺线管A内部在感应强度B和电流I的关系为B= 。
实验次数 | I(A) | B(×10-3T) |
1 | 0.5 | 0.62 |
2 | 1.0 | 1.25 |
3 | 1.5 | 1.88 |
4 | 2.0 | 2.51 |
5 | 2.5 | 3.12 |
(3)(多选题)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采取的措施有
(A)适当增加试测线圈的匝数N
(B)适当增大试测线圈的横截面积S
(C)适当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
(D)适当拨长拨动开关的时间Δt
5.-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单选题:(2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5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