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一艘固有频率为50Hz的渔船,停泊在海岸边,若此时海浪两相邻波谷间的距离为10m,海浪的传播速度为5m/s,则渔船摇晃的周期应是( )
A.2s | B.0.02s | C.0.5s | D.0.1s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现象说明遇到同样障碍物时声波比可见光容易发生衍射 |
B.用超声波被血流反射回来其频率发生变化可测血流速度,是利用了波的干涉现象 |
C.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色散 |
D.用标准平面来检查光学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
3.
冰壶运动深受观众喜爱,图1为2014年2月第22届索契冬奥会上中国队员投掷冰壶的镜头.在某次投掷中,冰壶甲运动一段时间后与对方静止的冰壶乙发生正碰,如图2.若两冰壶质量相等,则碰后两冰壶最终停止的位置,可能是图中的哪幅图( )


A.![]() |
B.![]() |
C.![]() |
D.![]() |
4.
下列关于动量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动量不变 |
C.动量大小不变的运动,可能是变速运动 |
D.竖直向上抛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经过空中同一位置时动量一定相同 |
5.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力F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描述是( )


A.t=2s时刻物体速度为0 |
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
C.在0~4s时间内水平力F的总冲量为0 |
D.在0~2s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在2s~4s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
6.
如图所示,一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柱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壁,现让一小球(可认为质点)自左端槽口A点的正上方从静止开始下落,与半圆槽相切并从A点入槽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离开右侧槽口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
B.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
C.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
D.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的动量不守恒 |
7.
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向一上、下表面平行且足够大的厚玻璃平面镜的上表面,得到三束反射光束I、II、III,则( )


A.光束I仍为复色光,光束II、III为单色光,且三束光一定相互平行 |
B.增大α角且α≤![]() |
C.玻璃对光束III的折射率大于对光束II的折射率 |
D.减小α角且α>![]() |
2.多选题- (共4题)
8.
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摆长比乙的摆长大 |
B.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 |
C.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 |
D.在t=0.5s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 |
9.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c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c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 )


A.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
B.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 |
C.t=0.4s时刻,质点P的速度大小最大,方向y轴正方向 |
D.t=0.7s时刻,质点Q的速度大小最大,方向y轴负方向 |
10.
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缓慢加热,在B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地变化,当温度为t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2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则( )


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 |
B.出现最亮时,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 |
C.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 |
D.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 |
11.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A、B发生正碰,小球A的质量为m1=0.1kg。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s-t图像。取向右为正方向,由此可以判断( )


A.碰前小球B静止,小球A向右运动 |
B.碰后小球A和B都向右运动 |
C.小球B的质量为m2=0.2kg |
D.小球B的质量为m2=0.3kg |
3.解答题- (共3题)
12.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10m/s,当波传到x=5m处的质点P时,波形如图所示,求:
(1)这列波的周期;
(2)再经过多少时间,x=9m处是质点Q质第一次振动到波谷处;
(3)以传播到P点为计时起点,画出质点Q的振动图像。
(1)这列波的周期;
(2)再经过多少时间,x=9m处是质点Q质第一次振动到波谷处;
(3)以传播到P点为计时起点,画出质点Q的振动图像。

13.
质量为1kg的铜块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50g的小球以1000m/s的速率碰到铜块后,又以800m/s的速率被反弹回,求:
(1)铜块获得的速度大小;
(2)小球对铜块的冲量大小。
(1)铜块获得的速度大小;
(2)小球对铜块的冲量大小。
14.
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n=
的正方体玻璃砖,若光线以入射角
=60°照射到AB面上E点,接着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然后从CD面上射出,已知E点到BC距离d=
cm,BC边长L=60cm,求:

(1)从E点进入玻璃砖的光线与AB边的夹角;
(2)D点到从CD边射出的光线距离.




(1)从E点进入玻璃砖的光线与AB边的夹角;
(2)D点到从CD边射出的光线距离.
4.实验题- (共2题)
15.
如图甲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
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将实验仪器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并选用缝间距
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
.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①已知测量头上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游标尺)上有2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某条纹
中心对齐,如图乙所示,此时测量头上主尺和副尺的示数情况如图丙所示,此示数为__________
;接着再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某条纹
中心对齐,测得
到
条纹间的距离为
.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经滤光片射向双缝的色光的波长
_____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另一同学按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效果很好.若他对实验装置作了一下改动后,在像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条纹,且条纹数目有所增加.以下改动可能实现这个效果的是__________ .






①已知测量头上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游标尺)上有2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某条纹








②另一同学按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效果很好.若他对实验装置作了一下改动后,在像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条纹,且条纹数目有所增加.以下改动可能实现这个效果的是
A.仅将滤光片移至单缝和双缝之间 | B.仅将单缝远离双缝移动少许 |
C.仅将单缝与双缝的位置互换 | D.仅将红色滤芯光片换成绿色的滤芯光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