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1.
关于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地面附近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万有引力 |
B.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
C.在不太精确的计算中,可以认为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
D.严格来说重力并不等于万有引力,除两极处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外,在地球其他各处的重力都略小于万有引力 |
2.
地球上,在赤道上的一物体A和在台州的一物体B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它们的线速度分别为vA、vB,角速度分别为ωA、ωB,则( )


A.vA=vB,ωA=ωB | B.vA<vB,ωA<ωB | C.vA>vB,ωA>ωB | D.vA>vB,ωA=ωB |
4.
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度释放,落在沙地上出现一个深为h的坑,如图所示,则在整个过程中( )


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
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H) |
C.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不为零 |
D.阻力所做的功为mgh |
6.
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上坡的时候,司机必须换挡,其目的是
A. 减小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B. 增大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C. 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D. 增大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A. 减小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B. 增大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C. 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D. 增大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7.
一质量为24kg的滑块,以4m/s的初速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则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做的功为( )
A.0 | B.8J | C.16J | D.32J |
8.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50kW,在水平路面上以54km/h(相当于1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
,则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 )

A.120W | B.27kW | C.50kW | D.97.2kW |
9.
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
B.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做正功 |
C.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其代数和一定为零 |
D.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10.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质量为m,初始时静止在光滑的轨道上,现以水平力击打小球,使小球能够通过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轨道的最高点C,则水平力对小球所做的功至少为

A. mgR B. 2mgR C. 2.5mgR D. 3mgR

A. mgR B. 2mgR C. 2.5mgR D. 3mgR
2.选择题- (共5题)
17.照样子,写词语
①默默地: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②慢吞吞: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blank#}6{#/blank#}
③一摇一晃:{#blank#}7{#/blank#} {#blank#}8{#/blank#} {#blank#}9{#/blank#}
①默默地: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②慢吞吞: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blank#}6{#/blank#}
③一摇一晃:{#blank#}7{#/blank#} {#blank#}8{#/blank#} {#blank#}9{#/blank#}
3.多选题- (共3题)
19.
太空舱绕地球飞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舱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提供 |
B.太空舱内宇航员感觉舱内物体失重 |
C.太空舱内无法使用天平 |
D.地球对舱内物体无吸引力 |
21.
自由下落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开始,到压缩弹簧至最低位置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少 |
B.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少 |
C.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
D.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 |
4.解答题- (共2题)
22.
质量为m=5kg的物体,在水平力F=20N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运动时间为t=5s,求:
(1)力在5s内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2)力F在5s内对物体所做功的平均功率;
(3)5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g=10m/s2)
(1)力在5s内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2)力F在5s内对物体所做功的平均功率;
(3)5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g=10m/s2)
23.
点电荷A的电荷量为+Q,点电荷B的电荷量为+Q,相距为r.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求:
(1)电荷A与B之间的库仑力大小;
(2)电荷A在电荷B所在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
(3)AB连线的中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
(1)电荷A与B之间的库仑力大小;
(2)电荷A在电荷B所在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
(3)AB连线的中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