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图中y轴是两种不同介质I、II的分界面,一波源以坐标系原点为中心沿y轴上下振动,形成的两列简请波分别沿+x轴和- x轴方向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在介质I、II中传播的波( )


A.周期之比为2:1 |
B.波长之比为1:2. |
C.波速之比为2:1 |
D.经过相同的时间,波在介质I、II中传播距离之比为1:2 |
2.
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A)、频率(f)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O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O将向B点处移动 |
B.此时C点是振动减弱的点,位移为零. |
C.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O到达平衡位置,此时位移为零 |
D.质点D此时处在平衡位置,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D到达波峰,位移为2A |
5.
如图,小球通过弹簧悬挂于天花板上,平衡时,小球停在O点.P点位于O点正下方,
cm.将小球拉至P点并由静止释放,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以O点为对称中心的机械振动,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10s,则小球的振动周期T和振幅A分别为( )



A.![]() ![]() | B.![]() ![]() |
C.![]() ![]() | D.![]() ![]() |
6.
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
B.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
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振动频率 |
7.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这列波的波长为5m |
B.波中的每个质点的振动周期为4s |
C.若已知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此时质点a向下振动 |
D.若已知质点b此时向上振动,则波是沿x轴负向传播的 |
2.选择题- (共5题)
11.将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西方文化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你我”之见,一种拒绝“非我族类”的价值传统。 , 。 ,那么我们就要相信:西方文明还没有做好接纳一个多元文化世界的心理准备。
① 如果我们相信“文明冲突论”不是个别西方学者的呓语,而是西方深刻文明观的折射
② 从历史纪录来看,西方文明既不擅长与其他文明融合,也不擅长和其他文明和平相处
③ 直到今天,西方也还在想如何把别人改造得跟自己一样,而不是接受一个平等的、多元文明的世界
西方文化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你我”之见,一种拒绝“非我族类”的价值传统。 , 。 ,那么我们就要相信:西方文明还没有做好接纳一个多元文化世界的心理准备。
① 如果我们相信“文明冲突论”不是个别西方学者的呓语,而是西方深刻文明观的折射
② 从历史纪录来看,西方文明既不擅长与其他文明融合,也不擅长和其他文明和平相处
③ 直到今天,西方也还在想如何把别人改造得跟自己一样,而不是接受一个平等的、多元文明的世界
3.多选题- (共1题)
14.
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填空题- (共4题)
15.
如图所示为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拍到的一个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振动情况.甲图是振子静止在平衡位置的照片,乙图是振子被拉伸到左侧距平衡位置20mm处,放手后向右运动1/4周期内的频闪照片.已知频闪的频率为10Hz.则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______s。该振子3s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

18.
如图所示,简谐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
.其波形如虚线所示。已知图中x1与x2相距1m ,波的周期为T,且
。则可能的最小波速为______ m/s,最小周期为___________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



5.解答题- (共1题)
19.
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为某种波在t=0时刻和t=0.5s时刻的波形曲线求:

(1)波长为多少?
(2)若波向x负方向传,周期的最大值为多少?
(3)若波向x正方向传,波速为多大?
(4)若波速为92m/s,则波沿哪个方向传播?

(1)波长为多少?
(2)若波向x负方向传,周期的最大值为多少?
(3)若波向x正方向传,波速为多大?
(4)若波速为92m/s,则波沿哪个方向传播?
6.实验题- (共1题)
20.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___ 秒.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 (填“A”或“B”).另外,在厦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b两单摆的摆长之比= ______ .(北大所在地的纬度比厦大高.)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___ 秒.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 (填“A”或“B”).另外,在厦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b两单摆的摆长之比= ______ .(北大所在地的纬度比厦大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