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六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628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5题)

1.
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
D.静止的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粗糙程度无关
2.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且细绳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为()
A.B.C.D.
3.
如图所示,起重机将重为G的重物匀速吊起,此时四条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60°,则每根钢索中弹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4.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中间用一原长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B,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B.
C.D.
5.
2015年4月3日上午10时,我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经过5000多海里的航行,于4月21日晨抵达目的地。关于此次航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能将其看做质点
B.“5000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
C.根据题中数据不能大约求出护航舰艇的平均速度
D.题中数据“4月3日上午10时”和“4月21日晨”指的是时刻

2.多选题(共2题)

6.
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6 m/s,运动28 m后速度增加到8 m/s,则( )
A.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0.5 m/s2
B.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5 s
C.自开始计时起,两秒末的速度是7 m/s
D.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 m处的速度是5m/s
7.
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5倍,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3.实验题(共2题)

8.
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0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由于不小心将3、4两个计数点拉断不能准确测出其距离,量得其余段x1=1.22cm,x2=2.00cm,x3=2.78cm,x4=?cm,x5=4.40cm,x6=5.18cm.((2)(3)中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____s
(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2=_____________m/s
(3)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_____m/s2
9.
某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完成其中两个实验步骤时的操作如下: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F2,并记下两细线的方向.
②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有疏漏的步骤是:______疏漏的是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操作正确情况下,用F1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F2的合力;F′表示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力,则下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

4.作图题(共1题)

10.
如图,将一质量为m的物块放置于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用一水平向右推力F作用于物块上,刚好能使物块匀速上滑。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作出受力示意图并求F的大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2道)

    作图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