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A)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6278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

1.单选题(共4题)

1.
对于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布,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  )
A.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B.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 的分布规律
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高
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布朗运动反映了固体小颗粒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D.当两分子间的距离为平衡距离r0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3.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花粉,追踪某一个花粉颗粒,每隔 10s 记下它的位置,得到了 a 、 b 、 c 、 d 、 e 、f、 g 等点,再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些点连接的折线就是这一花粉颗粒运动的径迹
B.将该颗粒移到a点,重复观察,记录结果与图示相同
C.从a点计时,经 36s ,花粉颗粒可能不在de连线上
D.在这六段时间内花粉颗粒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4.
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A.B.
C.D.

2.解答题(共2题)

5.
两个侧壁绝热、底面积均为S=10cm2的圆柱形容器下端由可忽略容积的细管连通组成。左容器足够高,上端敞开,右容器上端由导热材料封闭。容器内两个绝热的活塞A、B下方封有氮气,B上方封有氢气。大气的压强p0=1×105pa,温度为T0=280K,两个活塞质量均为m=1kg。系统平衡时,各气体柱的高度如图所示。h=10cm。现将系统的底部浸入恒温热水槽中,并在活塞A上加一质量为M的重物再次达到平衡使A回到图中初始位置,此时活塞B上升,氢气柱高度为8cm。氮气和氢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g=10m/s2)求:

(1)求此时B活塞上方氢气压强;
(2)所加重物的质量M;
(3)水的温度。
6.
有一下粗上细且上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管内有一部分水银封住密闭气体,上管足够长,图中大小截面积分别为S1=3cm2S2=1cm2,粗细管内水银长度分别为h1h2=2cm,封闭气体长度为L=22 cm。大气压强为p0=76cmHg,气体初始温度为57℃。求:

(1)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升高至多少K方可将所有水银全部挤入细管内;
(2)若温度升高至504K,液柱下端离开玻璃管底部的距离;
(3)在图(乙)中作出全过程的p-V图像。

3.实验题(共1题)

7.
下面介绍了两种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
(1)先用移液管量取0.30mL油酸,倒入标注300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300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2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刚好达到量筒中1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1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左图所示。坐标格的正方形大小为1cm×1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cm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如右上图是用离子显微镜拍下的一个“量子围栏”的照片。这个量子围栏是由48个铁原子在铜的表面排列成直径为1.45×l0-8m,的圆周而组成的。由此可以估算出铁原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