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感器已经进入日常生活。如图所示为某居住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
为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的增强,阻值减小)、
为定值电阻,
接监控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有人通过遮蔽光线时,
之间的电压升高
②当有人通过遮蔽光线时,
之间的电压降低
③当仅増大
的阻值时,
之间的电压升高
①当仅减小
的阻值时,
之间的电压升高




①当有人通过遮蔽光线时,

②当有人通过遮蔽光线时,

③当仅増大


①当仅减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
如图所示,
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
为自感线圈(自感系数较大,电阻不计),
为电源,
为开关。闭合开关
,电路稳定后,三个灯泡均能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开关![]() ![]() ![]() |
B.断开开关![]() ![]() |
C.闭合开关![]() ![]() |
D.闭合开关![]() ![]() ![]() |
3.
如图所示,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电源、滑动变阻器和电键组成闭合回路.在铁芯的右端套有一个表面绝缘的铜环A,下列各种情况中铜环A中没有感应电流的是( )


A.线圈中通以恒定的电流 | B.通电时,使变阻器的滑片P作匀速滑动 |
C.通电时,使变阻器的滑片P作加速滑动 | D.将电键突然断开的瞬间 |
4.
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非晶体和多晶体都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
B.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同性 |
C.在围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一号”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 |
5.
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弾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内的活塞,使气缸处于静止状态。设活塞与气缸壁间无摩擦,可在气缸内自由移动,气缸壁导热性良好,使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外界大气压强增大,则弹簧的压缩量将增大 |
B.若外界大气压强増大,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 |
C.若气温升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 |
D.若气温升高,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固体不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 内燃机可以把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 给物体加热,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固体不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 内燃机可以把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 给物体加热,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7.
A、B二分子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若将B分子向A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关于分子力做功及分子势能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力始终对B做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
B. B分子始终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C. 分子力先对B做功,而后B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B分子先克服分子力做功,而后分子力对B做功,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A. 分子力始终对B做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
B. B分子始终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C. 分子力先对B做功,而后B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B分子先克服分子力做功,而后分子力对B做功,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2.多选题- (共5题)
8.
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
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在
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
,降压变压器
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若
的“用电设备”两端的电压为
且“用电设备”消耗的电功率为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B.![]() ![]() |
C.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
D.![]() ![]() |
9.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匝数n1=200匝,副线圈b匝数n2=100匝,线圈a接在u=44
sin 314t V的交流电源上,“12 V 6 W”的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阻R2=16 Ω,电压表V为理想电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
B.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 |
C.电压表V的示数为22 V |
D.R1消耗的功率是1 W |
10.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四个状态,图中
平行于横轴,
的延长线过原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状态![]() ![]() |
B.从状态![]() ![]() |
C.从状态![]() ![]() |
D.从状态![]() ![]() |
11.
如图所示,用隔板将一绝热气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气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
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
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
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
12.
分别用波长为
和
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最大速度之比为2∶1,普朗克常量和真空中光速分别用
和
表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 |
B.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 |
C.波长超过![]() |
D.波长超过![]() |
3.解答题- (共3题)
1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长为
的木板
,其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个光滑的
圆弧槽
与木板
接触但不连接,圆弧槽
的下端与木板
的上表面相平,
静止在水平面上。现有很小的滑块
以初速度
从右端滑上木板
,并以
的速度滑离木板
,恰好能到达圆弧槽
的最高点。
的质量均为
,重力加速度为
,求:

(1)滑块
与木板
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2)
圆弧槽
的半径
.


















(1)滑块



(2)



14.
如图甲所示,长、宽分别为L1、L2的矩形金属线框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匝数为n,总电阻为r,可绕其竖直中心轴O1O2转动。线框的两个末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C、D(集流环)焊接在一起,并通过电刷和定值电阻R相连。线框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右均匀分布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0、B1和t1均为已知。在0~t1的时间内,线框保持静止,且线框平面和磁场垂直;t1时刻后线框在外力的驱动下开始绕其竖直中心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求:

(1)0~t1时间内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小;
(2)线框匀速转动后,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
(3)线框匀速转动后,从图甲所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1)0~t1时间内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小;
(2)线框匀速转动后,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
(3)线框匀速转动后,从图甲所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15.
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气缸内壁光滑,活塞厚度不计,在
两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
之间运动,
左面气缸的容积为
,
之间的容积为
,开始时活塞在
处,缸内气体的压强为
(
为大气压强),温度为
,现缓慢加热气缸内气体,直至温度为
。求:

(1)活塞刚离开
处时的温度
;
(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
;
(3)在图乙中画出整个过程的
图象。












(1)活塞刚离开


(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

(3)在图乙中画出整个过程的

4.实验题- (共3题)
16.
如图甲所示为某电阻
随摄氏温度
变化的关系,图中
表示
时的电阻,
表示图线的斜率。若用该电阻与电池(电动势为
,内阻为
)、电流表(内阻为
)、滑动变阻器
串连起来,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于是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电阻测温计”。
(1)实际使用时要把电流表的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值,若温度
,则
的刻度应在
刻度的____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侧。

(2)在标识“电阻测温计”的温度刻度时,需要弄清所测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请用
(表示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等物理量表示所测温度
与电流
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
(3)由(2)知,计算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需要先测量电流表的内阻(约为
)。已知实验室有下列器材:
此外,还有电动势合适的电源、开关、导线等。
请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
的电路___________;在这个实验电路中,电阻箱应选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前的选项字母)。









(1)实际使用时要把电流表的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值,若温度




(2)在标识“电阻测温计”的温度刻度时,需要弄清所测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请用




(3)由(2)知,计算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需要先测量电流表的内阻(约为

A.电阻箱(![]() |
B.电阻箱(![]() |
C.滑动变阻器(![]() |
D.滑动变阻器(![]() |
请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

17.
采用验证玻马定律实验的主要器材针管及其附件来测定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a. 将针管水平固定,拔下橡皮帽,向右将活塞从针管中抽出;
b.用天平称出活塞与固定在其上的支架的总质量为
;
c.用卡尺测出活塞直径d;
d.再将活塞插入针管中,保持针管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并盖上橡皮帽,此时,从针管上可读出气柱体积为
,如图丙所示;
e.将弹簧秤挂钩钩在活塞支架上,向右水平缓慢拉动活塞到一定位置,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气柱体积为
.
试用以上测量的数据,写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_____________步骤是多余的。
a. 将针管水平固定,拔下橡皮帽,向右将活塞从针管中抽出;
b.用天平称出活塞与固定在其上的支架的总质量为

c.用卡尺测出活塞直径d;
d.再将活塞插入针管中,保持针管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并盖上橡皮帽,此时,从针管上可读出气柱体积为

e.将弹簧秤挂钩钩在活塞支架上,向右水平缓慢拉动活塞到一定位置,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试用以上测量的数据,写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

18.
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很多,如油膜法、显微法.
(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 mL油酸,倒入标注250 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 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 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甲所示.坐标中每个小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2 cm×2 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 c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 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如图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下的一个“量子围栏”的照片.这个量子围栏是由48个铁原子在铜的表面排列成直径为1.43×10-8 m的圆周而组成的.由此可以估算出铁原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 mL油酸,倒入标注250 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 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 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甲所示.坐标中每个小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2 cm×2 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 c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 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如图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下的一个“量子围栏”的照片.这个量子围栏是由48个铁原子在铜的表面排列成直径为1.43×10-8 m的圆周而组成的.由此可以估算出铁原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