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民中2018届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24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9

1.单选题(共4题)

1.
质量为2kg的质点在竖直平面内斜向下做曲线运动,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图像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图像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 s内质点处于超重状态
B.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4 m/s
C.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垂直
D.质点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2.
塔式起重机模型如图,小车P沿吊臂向末端M水平匀速运动,同时将物体Q从地面竖直向上匀加速吊起,下列选项中能大致反映Q运动轨迹的是(  )
A.B.
C.D.
3.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足够长的竖直木杆上套有一个带正电小球,整个装置处在有水平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组成的足够大的复合场中,小球由静止开始下滑,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关于描述小球运动的v﹣t图象中正确的是(  )
A.B.C.D.
4.
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B.
C.D.

2.选择题(共3题)

5.对以下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6.用4、5、0、3组成的四位数,最大的数是{#blank#}1{#/blank#},最小的数是{#blank#}2{#/blank#}.
7.《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3.多选题(共5题)

8.
如图所示,某一小球以v0= 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B两点,在A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在B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s
B.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s
C.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 10m
D.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 15m
9.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面与地球赤道共面,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有一定的夹角,它的运转周期是24小时。2011年12月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就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2012年l0月2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北斗导航工程区域组网顺利完成。现在已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关于这两颗卫旱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这两颗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一样,约为3.6万千米
B.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比第一宇宙速度小
C.发射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要比发射同等质量的近地卫星少消耗能量。
D.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比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运行加速度大
10.
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平行金属导轨AB,CD,两端接有阻值相同的两个定值电阻.质量为m的导体棒垂直放在导轨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导体棒,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当导体棒静止在OO′位置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此时给导体棒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它能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为d,且能再次经过OO′位置.已知导体棒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恒为Ff,导体棒向右运动过程中左侧电阻产生的热量为Q,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则(  )
A.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Q-Ffd
B.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2Q-Ffd
C.导体棒再次回到OO′位置时的动能等于-4Q-2Ffd
D.导体棒再次回到OO′位置时的动能大于-4Q-2Ffd
11.
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处于匀强磁场中,线框绕中心轴OO′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e=200cos (100πt) V。线框的输出端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连接着一只“20 V、8 W”的灯泡,且灯泡能正常发光,电路中熔断器熔断电流为0.4 A,熔断器与输电导线的电阻忽略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0 s时刻的线框中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B.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
C.若副线圈两端并联多只“20 V、8 W”的灯泡,则最多不能超过10只
D.若线框转速减半,产生的电动势e=100cos (100πt) V
12.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
C.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垂直
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
E.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

4.解答题(共2题)

13.
如图所示,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2m/s顺时针方向转动,两传动轮间距L=5m.现将质量为1kg且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v0=4m/s的速度沿传送带向上的方向自底端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取g=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计算时,可认为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求物块在传送带上上升的最大高度.
14.
(20)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面的U形导线框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直导线MN在与其垂直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导线框上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速度v与恒力F方向相同,导线MN始终与导线框形成闭合电路,已知导线MN电阻为R,其长度L,恰好等于平行轨道间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忽略摩擦阻力和导线框的电阻。

(1)通过公式推导验证:在时间内,F对导线MN所做的功W等于电路获得的电能,也等于导线MN中产生的焦耳热Q。
(2)若导线的质量m=8.0g,长度L=0.1m,感应电流I=1.0A,假设一个原子贡献1个自由电子,计算导线MN中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下表中列出了一些你可能用到的数据)。

(3)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剩余部分)的碰撞,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给出一个合理的自由电子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求出导线MN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的平均作用力的表达式。

5.实验题(共1题)

15.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木块在木板上滑动至停止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与木块滑上木板时初速度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A.将弹簧左端固定在平台上,右端自然伸长到平台右侧O点,木板紧靠平台,其上表面与PQ在同一水平面上.使木块压缩弹簧自由端至P点后由静止释放,木块最终停在木板上的B点,记下P点并测出OB间的距离L
B.去掉木板再使木块将弹簧压缩至P点并由静止释放,测出木块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
C.改变由静止释放木块的位置,以获取多组Lx数据.
D.用作图象的办法,探求L—x关系,得出结论.
AB两步中,均使弹簧压缩到同一点P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中,是否必须测出图中h的具体数值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③实验小组根据测得数据,作出L—x2图象如右图所示,据此,实验小组便得出结论: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形与木块滑上木板时的初速度平方成正比.请写出其推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