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型均匀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由两段水银封闭了一段空气柱,稳定后,空气柱的长度L="12" cm,a、b两水银面的高度差h="19" cm.现从U型管左端再注入一段长为19 cm的水银柱,并保持空气柱温度不变,再次稳定后,空气柱的长度为(已知外界大气压相当于76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U型管内水银不会溢出)


A.8 cm | B.10 cm |
C.12 cm | D.14.4 cm |
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增大时,气体的内能增加 |
B.压强增大时,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 |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
D.温度降低时,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减小 |
5.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了分子数目f与速率v的两条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Ⅰ对应的温度T1高于曲线Ⅱ对应的温度T2 |
B.曲线Ⅰ对应的温度T1可能等于曲线Ⅱ对应的温度T2 |
C.曲线Ⅰ对应的温度T1低于曲线Ⅱ对应的温度T2 |
D.无法判断两曲线对应的温度关系 |
6.
有关晶体的排列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同种元素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
B.同种元素原子按相同结构排列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
C.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律 |
D.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可能有不同的排列规律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9.
关于热力学现象和热力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不一定能自然发生 |
B.用活塞压缩气缸内空气,对空气做功2.0×105J,同时空气内能增加了1.5×105J,则空气从外界吸收热量0.5×105J |
C.物体温度为0℃,分子平均动能为0 |
D.一定质量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减小,微观原因是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小 |
10.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和D→A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B. 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C. 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 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A. A→B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B. 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C. 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 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11.
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 |
B.估测单层的油酸分子直径大小d时,可把它简化为球形处理 |
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
D.猛推木质推杆,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
4.解答题- (共3题)
12.
如图所示,绝热气缸开口向上放置在水平平台上,已知活塞横截面积为S=50cm2,质量为m=10kg,被封闭气体温度为t=27℃,活塞封闭的理想气体气柱长L=10cm.已知大气压强为P0=1×105Pa,标准状况下(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0℃)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阿伏伽德罗常数NA=6×1023mol-1.(活塞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①被封闭理想气体的压强
②被封闭内所含分子的数目.

①被封闭理想气体的压强
②被封闭内所含分子的数目.
13.
如图所示,一根长L=100 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 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1=30 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 cmHg,若环境温度不变,求:

①若将玻璃管缓慢转至水平并开口向右,求稳定后的气柱长度;
②将玻璃管放于水平桌面上并让其以加速度a=2g (g为重力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见图乙),求稳定后的气柱长度。

①若将玻璃管缓慢转至水平并开口向右,求稳定后的气柱长度;
②将玻璃管放于水平桌面上并让其以加速度a=2g (g为重力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见图乙),求稳定后的气柱长度。
14.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三个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像,其中,BC段对应的是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一部分,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T0,求:

(i)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和体积;
(ii)若气体从B到C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Q,则气体在A→B→C→A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i)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和体积;
(ii)若气体从B到C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Q,则气体在A→B→C→A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5.实验题- (共1题)
15.
在用油膜法测油酸分子的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0.6mL。用滴管向量筒中滴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1mL。将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水面浮有少许痱子粉),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面积为750cm2, 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 m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根据上述数据,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这个实验中,某同学的计算结果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_
A.油酸未完全散开 |
B.求每滴体积时,1 mL溶液的滴数多计了10滴 |
C.算油膜面积时,舍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
D.油膜中含有大量未溶解的酒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