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61987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5

1.单选题(共11题)

1.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主要遇到了两个问题:①无测量瞬时速度的工具;②无精确的计时仪器,关于伽利略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光滑的斜面解决了问题①
B.利用x t替代v t解决了问题①
C.利用x t2替代v t解决了问题②
D.利用斜面上小球的运动替代自由落体运动解决了问题②
2.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的x-t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秒内,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B.第3秒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
C.2~4s内甲、乙的位移大小都为8m
D.0~6秒内,甲、乙两物体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m
3.
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4s内的位移是42 m,则(   )
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16m/s
B.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2m/s2
C.小球在第4 s末的的速度是42 m/s
D.小球在4s内的位移是80m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惯性就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B.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牛顿
C.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固定不变,使其中一个力增大,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
D.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斜向下的拉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前拉物体的力和竖直向下的对地面的压力
5.
最近,不少人喜欢踩着一种独轮车,穿梭街头。这种独轮车全名叫电动平衡独轮车,其中间是一个窄窄的轮子,两侧各有一块踏板。当人站在踏板上向右运动时,可简化为如图甲、乙所示的模型。关于人在运动中踏板对人脚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考虑空气阻力,当人以如图甲所示的状态向右匀速运动时,脚所受摩擦力向左
B.不计空气阻力,当人以如图甲所示的状态向右加速运动时,脚所受摩擦力向左
C.考虑空气阻力,当人以如图乙所示的状态向右匀速运动时,脚所受摩擦力可能为零
D.不计空气阻力,当人以如图乙所示的状态向右加速运动时,脚所受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6.
黑板擦被竖直悬挂着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板擦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三个力的施力物体是黑板
B.黑板擦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有一对相互作用力
C.磁力和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D.摩擦力大于重力,黑板擦才不会掉下来
7.
在竖直墙壁间有质量为m、倾角为的直角楔形木块和质量为2m的光滑圆球,两者能够一起以加速度a匀加速竖直下滑,已知a<g (g为重力加速度).则木块与左侧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8.
高跷运动是一项新型运动,图甲为弹簧高跷.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图乙.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向上弹起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人向上弹起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
C.从最高点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人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D.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9.
如图,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一小物块从传送带上端A滑上传送带,滑上时速度大小为、方向平行于传送带向下。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位置和速率v,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A.从上端A离开,
B.从上端A离开,
C.从下端B离开,
D.从下端B离开,
10.
一只小船渡河,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岸边.小船相对于静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船相对于静水的初速度大小均相同,方向垂直于岸边,且船在渡河过程中船头方向始终不变.由此可以确定船(  )

A. 沿AD轨迹运动时,船相对于静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沿三条不同路径渡河的时间相同
C. 沿AB轨迹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
D. 沿AC轨迹船到达对岸的速度最小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穿在足够长的水平固定直杆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同时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0和竖直向上的力F,使小球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其中竖直向上的力F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Fkv(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B.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静止
C.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
D.小球的最大速度为

2.选择题(共1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到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18年11月,欧洲的第一次分裂给中国创造了第一次成为战胜国的喜悦,

但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巴黎会议就狠狠地给了中国一记“耳光”。面对这样屈辱的局 面,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3.多选题(共6题)

13.
如图所示,斜劈A与弹簧相连挂于天花板上,斜劈B与粗糙的竖直墙面接触,A、B接触但不粘连。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A、B处于静止,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现改变力F的大小,使A、B一起匀速向上运动,则在该过程中(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一定受4个力
B.A、B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上升到某一位置时,A、B将会发生相对滑动
D.若运动中某时刻突然撤去外力,此后上升过程中A对B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14.
如图,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盒b置于斜面上,b通过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a的上端连接,b和滑轮间的轻绳与斜面平行,a和滑轮间的轻绳竖直,a的下端连接在竖直固定于地面的轻弹簧上,现往b盒内缓慢放入适量砂粒。若a、b、c始终保持静止状态,轻绳不可伸缩,则在放砂粒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c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B.地面对c一定有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不为零的摩擦力
C.弹簧的弹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b对c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15.
如图所示,甲图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m所受重力为5N;乙图为同一物体M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竖直向下受到拉力F的作用,拉力F的大小也是5N,开始时M距桌边的距离相等,则( )
A.两图中M到达桌边时的速度相等,所用的时间也相等
B.甲图中M到达桌边用的时间较长,速度较小
C.两图中M运动的加速度相同
D.两图中绳子受到的拉力大小不同
16.
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穿在足够长的水平固定直杆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同时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0和竖直向上的力F,使小球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其中竖直向上的力F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Fkv(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最后做匀速运动
B.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静止
C.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
D.小球的最大速度为
17.
如图所示,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BC间由一轻杆相连.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细线与轻杆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gsinθ
B.C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0
C.BC两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
D.BC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不为0
18.
平抛一物体,当抛出0.5s后,速度与水平方向成300角,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成600角,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为10m/s。B.落地时下落的高度为11.25m。
C.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为15m/sD.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30m。

4.解答题(共4题)

19.
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骑着单车去上班,某人骑“小黄车”以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正前方8m处以的速度同向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然后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求此人需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
20.
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木块通过细绳CBP跨过光滑定滑轮与结点P相连,并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结点P下方并处于静止状态。细绳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细绳CBP的BP部分沿水平方向,CB部分平行于斜面。M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

(1)当物体质量m=0.8kg时,求轻绳PB拉力的大小;
(2)要使木块M始终保持静止,求物体m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此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1.
如图甲所示,长为L=4.5m的薄木板M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l"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左端,开始时两者静止。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M上,通过传感器测m、M两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10m/s2。求:

(1)m、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M的质量及它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开始时对M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F="29" N,求:t=4s时m到M右端的距离.
22.
如图所示,风洞实验室中能模拟产生恒定向右的风力。质量m=100 g的小球穿在长L=1.2 m的直杆上并置于实验室中,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当杆竖直固定放置时,小球恰好能匀速下滑。保持风力不变,改变固定杆与竖直线的夹角θ=37°,将小球从O点静止释放。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小球受到的风力大小;
(2)当θ=37°时,小球离开杆时的速度。

5.实验题(共2题)

23.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各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该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采取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小量放大法  D.建立理想模型法
2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1)“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装置中,小车质量为M,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为m,通过改变m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小车的加速度a可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现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逐渐增大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aF值(F为弹簧秤的示数)。
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
A.只需平衡小车的摩擦力
B.滑轮摩擦足够小,绳的质量要足够轻
C.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②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其中纵轴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横轴应为________。
A.1/M B.1/m C.mg D.F
③当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较大导致a较大时,图线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渐偏向纵轴    B.逐渐偏向横轴   C.仍保持原方向不变

(2)下图为上述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