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
B.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
C.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加速度也一定越小 |
2.
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并向同一方向直线行驶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 |
B.从同时同地出发后,甲、乙两汽车在![]() |
C.在![]() |
D.在![]() |
3.
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同向行驶,乙在前,甲在后.t=0时刻,两车同时刹车,结果发生了碰撞.如图所示为两车刹车后不会相撞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辆车刹车时的距离一定小于90m |
B.两辆车刹车时的距离一定等于112.5m |
C.两辆车一定是在t=20s之前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 |
D.两辆车一定是在t=20s之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 |
4.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
5.
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2-![]() | B.![]() | C.![]() | D.![]() |
6.
如图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F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B间作用力为f1,B、C间作用力为f2,则f1和f2的大小为()


A.f1=f2="0" | B.f1=0,f2="F" |
C.f1=![]() ![]() | D.f1=F,f2=0 |
7.
如图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F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B间作用力为f1,B、C间作用力为f2,则f1和f2的大小为( )


A.f1=f2=0 | B.f1=0,f2=F | C.![]() ![]() | D.f1=F,f2=0 |
2.多选题- (共2题)
8.
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α(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
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
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
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
9.
将物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相同的水平恒力F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拉物块,AB始终相对静止,设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两物块仍静止,则甲、乙两图中的f大小可能相等 |
B.若地面光滑,则甲、乙两图中的大小f可能相等 |
C.若两物块做匀速运动,则甲、乙两图中的f大小可能相等 |
D.两物块做加速运动,则甲、乙两图中的f大小可能相等 |
3.解答题- (共3题)
10.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用一水平力F推一质量为m=10 kg的物体,欲使物体沿斜面匀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试求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

11.
一质量为0.25 kg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从t=0 s时刻开始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t=2 s时,物块速度的大小:
(2)t=0到t=3 s的过程中,物块上升的高度.

(1)t=2 s时,物块速度的大小:
(2)t=0到t=3 s的过程中,物块上升的高度.


12.
车站、码头、机场等使用的货物安检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AB为水平传送带部分且足够长,现有一质量为m=5kg的行李包(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的放在水平传送带的A端,传送到B端时没有被及时取下,行李包从B端沿倾角为37°的斜面滑入储物槽,已知行李包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5,行李包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g=10m/s2,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
(1)行李包相对于传送带滑动的距离.
(2)若行李包滑到储物槽时的速度刚好为零,求斜面的长度.
(1)行李包相对于传送带滑动的距离.
(2)若行李包滑到储物槽时的速度刚好为零,求斜面的长度.

4.实验题- (共2题)
13.
(6分)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①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为 cm;
②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③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为 cm;
②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③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14.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用铁架台将两块固定有定滑轮的木板架起,木板的右端固定了两个打点计时器,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A、B放置在木板右端,用细线绕过滑轮组后与两小车相连。两条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后分别与小车连接在一起。将两个打点计时器接在同一个电源上,确保可将它们同时打开或关闭。实验时,甲同学将两小车按住,乙同学先在动滑轮下方挂上一个钩码,再接通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打点稳定后,甲将两辆小车同时释放。在小车撞到定滑轮前,乙同学断开电源,两打点计时器同时停止工作。取下两条纸带,通过分析处理纸带记录的信息,可以求出两小车的加速度,进而完成实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为小车A后面的纸带,纸带上的0、1、2、3、4、5、6为每隔4个打印点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标注,单位为cm。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小车A的加速度a1=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同样测出车B的加速度a2,若a1∶a2近似等于____,就可说明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

(2)丙同学提出,不需测出两小车加速度的数值,只量出两条纸带上从第一个打印点到最后一个打印点间的距离x1、x2,也能完成实验探究。他的验证方法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下列操作中,对减少实验误差有益的是____。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为小车A后面的纸带,纸带上的0、1、2、3、4、5、6为每隔4个打印点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标注,单位为cm。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小车A的加速度a1=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同样测出车B的加速度a2,若a1∶a2近似等于____,就可说明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

(2)丙同学提出,不需测出两小车加速度的数值,只量出两条纸带上从第一个打印点到最后一个打印点间的距离x1、x2,也能完成实验探究。他的验证方法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下列操作中,对减少实验误差有益的是____。
A.换用质量大一些的钩码 |
B.换用质量大一些的小车 |
C.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
D.平衡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时,将细线与小车连接起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