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题)
1.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 |
B.爱因斯坦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
C.库仑最早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电量 |
D.玻尔通过![]() |
2.实验题- (共2题)
2.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一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的气垫导轨上,木板左右两端安装了宽度均为d的相同遮光条A、B,木板(含遮光条)的质量为M,两遮光条间的距离为L,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绕过定滑轮,把木板与力传感器连接起来,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将木板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1)在完成实验时,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2)按要求调整好实验装置后进行实验,主要测量步骤如下:
①将木板从距离光电门适当的位置由静止释放,木板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F及遮光条A、B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t2,则遮光条A、B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木板动能的变化量ΔEk=___________,合外力对木板做功W=_______.(以上两空用字母M、t1、t2、d、L、F表示)
②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①的操作,比较W、ΔEk的大小,可得出实验结论。

(1)在完成实验时,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应使木板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
B.应使木板释放的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
①将木板从距离光电门适当的位置由静止释放,木板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F及遮光条A、B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t2,则遮光条A、B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木板动能的变化量ΔEk=___________,合外力对木板做功W=_______.(以上两空用字母M、t1、t2、d、L、F表示)
②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①的操作,比较W、ΔEk的大小,可得出实验结论。
3.
某课外兴趣小组用铜片和锌片插入苹果中,组成了一个苹果电池,并用“测定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方法测定该苹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前该小组同学通过上网查阅有关水果电池的资料获知:常见的水果电池的电动势一般在1 V左右,内阻一千欧姆左右。除了苹果电池以外,实验室还提供了如下器材:
①多用电表
②毫安表(量程0.6 mA,内阻几十欧)
③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2 kΩ)
④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 Ω)
⑤电阻箱R2(阻值0~9999.9 Ω)
⑥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前,晓明同学利用调好的多用电表欧姆“×100”挡来粗测该苹果电池的内阻,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他这样做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读出其内阻值;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答:________
(2)根据提供的器材,该小组设计了四种可能的测量电路,如下图所示,最合理的是(______)
(3)根据最合理的测量电路,用铅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实物连接完整。
(______)

(4)该小组由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求得电源电动势为________V,内电阻为_________k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①多用电表
②毫安表(量程0.6 mA,内阻几十欧)
③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2 kΩ)
④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 Ω)
⑤电阻箱R2(阻值0~9999.9 Ω)
⑥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前,晓明同学利用调好的多用电表欧姆“×100”挡来粗测该苹果电池的内阻,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他这样做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读出其内阻值;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答:________
(2)根据提供的器材,该小组设计了四种可能的测量电路,如下图所示,最合理的是(______)
A.![]() | B.![]() | C.![]() | D.![]() |
(______)

(4)该小组由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求得电源电动势为________V,内电阻为_________k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