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1.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
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
5.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尺规作图题:
尺规作图:作Rt△ABC,使其斜边AB=c,一条直角边BC=a.已知:如图1,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
图象分别交于M、N两点.
要求:在y轴上求作点P,使得∠MPN为直角.
小丽的作法如下:如图2,以点O为圆心,以OM长为半径作⊙O,
⊙O与y轴交于P1、P2两点,则点P1、P2即为所求.
老师说:“小丽的作法正确.”
请回答:小丽这样作图的依据是{#blank#}1{#/blank#}
6.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望风披靡(mǐ) 靡(mǐ)日不思 风靡(mǐ)一时 奢华靡(mí)费 |
B.文以载(zài)道 载(zài)歌载舞 车载(zǎi)斗量 一年半载(zǎi) |
C.鲜(xiǎn)为人知 寡廉鲜(xiān)耻 屡见不鲜(xiān) 立场鲜(xiān)明 |
D.济(jǐ)济一堂 同舟共济(jì) 大济(jì)苍生 人才济(jì)济 |
7.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完璧归赵 金碧辉煌 出类拔粹 鞠躬尽瘁 |
B.殚精竭虑 肆无忌惮 无耻谰言 波斓壮阔 |
C.厉精图治 前据后恭 遐迩闻名 龙蟠虎踞 |
D.纵横捭阖 不无裨益 偏裨将校 稗官野史 |
8.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最早的“钱”是兽皮,是贝壳, 是笨重的铁块,到了现在,世界各国无一例外都使用一种特殊印刷的薄纸——纸币。“钱”,说到底, 是一种信用符号,随时可以兑换为等值实物。 它便于保存、分割、携带,故而全世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古今,逐渐都接受了它。而它的信用, 主要由国家法律支持。
最早的“钱”是兽皮,是贝壳, 是笨重的铁块,到了现在,世界各国无一例外都使用一种特殊印刷的薄纸——纸币。“钱”,说到底, 是一种信用符号,随时可以兑换为等值实物。 它便于保存、分割、携带,故而全世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古今,逐渐都接受了它。而它的信用, 主要由国家法律支持。
A.或者 仅仅 由于 则 | B.或者 更 由于 那么 |
C.甚至 仅仅 因为 则 | D.甚至 更 因为 那么 |
10.
选出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 ( )
A.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在各个方面,我们还都存在不少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 |
B.我的日本朋友告诉我樱花的种类,我知道了最常见的樱花的名称,它们是山樱、吉野樱和八重樱。 |
C.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
D.小张兴趣很广,唱歌啊,跳舞哇,打球呀,什么文体活动,她都喜欢。 |
11.农业部门引进一批新麦种,在播种前做了五次发芽试验,目的是想了解一粒这样的麦种发芽情况,实验统计数据如下:
实验的麦种数/粒 | 500 | 500 | 500 | 500 | 500 |
发芽的麦种数/粒 | 492 | 487 | 491 | 493 | 489 |
发芽率/% | 98.40 | 97.40 | 98.20 | 98.60 | 97.80 |
估计在与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种一粒这样的麦种发芽的概率约为{#blank#}1{#/blank#}
2.句子默写- (共2题)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 《论语》
(2)悟已往之不谏, 。 —— 陶潜《归去来兮辞》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 《论语》
(2)悟已往之不谏, 。 —— 陶潜《归去来兮辞》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13.
《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 ”为代称。中国最早的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 ”、“ ”、“ ”三大类,并普遍运用了“ ”、“ ”、“ ”的手法,开创我国 文学传统,列为“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3.诗歌鉴赏- (共1题)
14.
阅读杜甫的《月夜》,回答。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
[注释]①鄜州:现陕西省富县。②云鬟:妇女的鬓发。③清辉:指月光。
④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⑤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小题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推断,此诗大约写于什么时候?诗人在哪里?家人又在哪里?
【小题2】试分析诗歌刻画的形象和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所表达的感情。
【小题3】试分析颈联的写作技巧。(注意找出其中的两个关键词)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
[注释]①鄜州:现陕西省富县。②云鬟:妇女的鬓发。③清辉:指月光。
④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⑤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小题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推断,此诗大约写于什么时候?诗人在哪里?家人又在哪里?
【小题2】试分析诗歌刻画的形象和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所表达的感情。
【小题3】试分析颈联的写作技巧。(注意找出其中的两个关键词)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国古代文明发达,经济活动也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就说广州吧,早在耶稣纪元的头一个千年,就已商贾云集。可是,在第二个千年的后半段,这种格局颠倒了过来。鸦片战争、甲午海战,让国人知道,我们积弱已久,图新何易!
在第二个千年的最后几十年,中华民族正励精图治。千年回望,回顾来之不易的变迁, 并不平坦的前景,从钱的角度, 一下其中的经济学脉络,可以让我们在“亚洲世纪到来”之类的说法面前 清醒。
【小题1】解释文中的词语:
(1)耶稣纪元:
(2)励精图治:
(3)回顾:
(4)脉络:
【小题2】文中画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一组是 ( )
【小题3】(1)第一段运用了 手法,说明 。
(2)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国古代文明发达,经济活动也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就说广州吧,早在耶稣纪元的头一个千年,就已商贾云集。可是,在第二个千年的后半段,这种格局颠倒了过来。鸦片战争、甲午海战,让国人知道,我们积弱已久,图新何易!
在第二个千年的最后几十年,中华民族正励精图治。千年回望,回顾来之不易的变迁, 并不平坦的前景,从钱的角度, 一下其中的经济学脉络,可以让我们在“亚洲世纪到来”之类的说法面前 清醒。
【小题1】解释文中的词语:
(1)耶稣纪元:
(2)励精图治:
(3)回顾:
(4)脉络:
【小题2】文中画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一组是 ( )
A.瞻望 探究 保持 | B.展望 探讨 保持 |
C.瞻望 探求 维持 | D.展望 探索 维持 |
(2)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5.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句子默写:(2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