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对《书愤》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鬂已先斑”一句与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可怜白发生”一句的情感相似。 |
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那知”一词隐含着对年轻时不知世事艰难的自责。 |
C.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和壮志难酬、 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悲愤也愈是强烈。因而这首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
D.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即使在仕途上不断受到投降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使他成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 |
2.其他- (共4题)
3.
判断题
(1)《湘夫人》为《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但从“九”可推知有两篇是后人之作而假托屈原之名。(_____)
(2)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_____)
(1)《湘夫人》为《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但从“九”可推知有两篇是后人之作而假托屈原之名。(_____)
(2)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其他:(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