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国现代诗二二》练习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5665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4

1.选择题(共7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4.
下列划线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着(chēnɡ)颓圮(tuí pǐ)彳亍(chì chù)街(xiàng)
B.惆怅(chóu chànɡ)跳(yào)蝈(ɡuō)打(yàng)
C.艳(xiàn)熏陶(xūn tāo)头(zhěn)贬(zhé)
D.彷徨(pánɡ huánɡ)凄(wǎn)好(pì)信(jiān)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溶液中加入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先无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B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2SO4溶液和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C

将Mg、Al与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

Mg电极溶解

Mg比Al金属活动性强

D

向稀H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

和HNO3具有氧化性,能将Fe氧化成Fe3+

6.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悠长寂寥愁怨冷寞B.太息粉芳篱墙操劳
C.凄清消散家园女郎D.哀曲迷茫休止凄惋
7.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句子默写(共3题)

8.
阅读《雨巷》第四节“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回答问题:“太息一般的眼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9.
文学常识填空。
【小题1】戴望舒,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_____________”的雅号。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卞之琳(1910—2000),笔名季陵,著名_____________兼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兼_____________研究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_____________(与人合著,商务印书馆)、_____________等九部诗集,译有《维多利亚女王传》、_____________、《莎士比亚悲剧四种》等外国文学著作十三种。在20世纪50年代曾提出“________________”格律化的主张,不赞成盲目抬高新民歌的地位。
【小题3】卞之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人以诗会友,把他们的所谓诗做到了自己兴致的极致。1934年郑振铎先生将这三位青年诗人的诗作邀齐,合编了一本_____________;由此,中国诗坛也便有了“_____________”的美称。
10.
阅读《寂寞》结尾两句诗:“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试分析其艺术形式与表达效果。

3.诗歌鉴赏(共2题)

11.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长城谣
席慕容
尽管城上城下征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时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夜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刻画了长城的形象,“无情”“蹲踞”“冷眼”都是写长城是历史的见证。
B.第二节“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抒发了凝聚于长城的炽烈的民族情感。
C.第三节写诗人对故乡和长城的遐想,月色如水,黄河入梦,吟唱的都是思乡的深情。
D.这首诗再现了长城脚下不断争战的历史,歌颂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长城“冷眼看人间恩怨”,它冷峻、无情,诗人借刻画长城,抒发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
B.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咏叹历史的短暂与长城的永恒,给人以凝重苍凉的感觉。
C.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悠远,用民间歌谣的形式,歌颂长城悠久的历史。
D.诗中的长城,凝聚着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也凝聚着诗人独特的个人感受。
12.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探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942年7月3日
【小题1】“灰烬”“血和泥”等意象的含义是什么?
【小题2】“那辽远的一角”指什么地方?
【小题3】诗歌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4】“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诗人为何将这两行诗用括号标示出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句子默写:(3道)

    诗歌鉴赏:(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