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课 致橡树(同步演练)-2018-2019版语文创新设计课堂讲义同步系列(苏教版必修1)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5639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4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周围漆黑一片,车厢内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到列车猛烈的嘶叫声,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B.鹤壁市公安局山城分局近日成功破获了一个价值70余万元的特大汽车盗窃团伙,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C.虚拟现实技术用有力的证据再次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使人类掌握更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D.春节之际,北京向全国游客送出约3万张故宫、颐和园等景区免费门票,并提供免费住星级客房等多项优惠活动。
2.数图形.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C.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4.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________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________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________。

A.不绝如缕 衣饰 消融
B.前呼后拥 衣服 融化
C.前呼后拥 衣饰 消融
D.不绝如缕 衣服 融化
5.
下列句子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致橡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给橡树”,而是写给自己心目中的恋人的。
B.诗歌中的木棉树很美,但也只是高大的橡树的一个陪衬。
C.诗歌中所歌颂的爱应该是互相尊重、心心相印,而又各自保持着独立的个性。
D.《致橡树》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6.
我国有“四大文化名楼”,下列对联与名楼对应的一项是()
①祢衡洲上千年恨,崔浩楼头一首诗。
②高楼出云千里目,黄河入海一蓑翁。
③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④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A.①鹳雀楼 ②岳阳楼 ③黄鹤楼 ④滕王阁
B.①滕王阁 ②黄鹤楼 ③鹳雀楼 ④岳阳楼
C.①黄鹤楼 ②鹳雀楼 ③岳阳楼 ④滕王阁
D.①岳阳楼 ②鹳雀楼 ③滕王阁 ④黄鹤楼
7.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
8.环境监测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是①量取a mL水样迅速加入固定剂MnSO4溶液和碱性KI溶液(含KOH)塞好盖子,摇匀,使之完全反应;②测定:开塞后加适量H2SO4,使之生成I2,再用6 mol/L的Na2S2O3溶液和I2恰好完全反应,消耗3 V mL Na2S2O3溶液,有关方程式为:2Mn2+ O2 + 4OH= 2MnO(OH)2(快)  
MnO(OH)2 + 2I+ 4H= Mn2+ I2 +3H2O   
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
求:水中溶解氧的量(g/L为单位)(    )

2.诗歌鉴赏(共2题)

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饮张承制园亭

[宋]黄庶

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

都为主人尤好事,风光留住不教回。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指出两种并简要分析其妙处。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小题1】思念是抽象的思维,是无法具体把握的情感,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现“思念”的?“思念”在作者笔下具有怎样的意蕴?
【小题2】“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两句诗在诗中有何含意?

3.语言表达(共2题)

11.
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个能与之构成排比的分句。
诗意的产生,常常是突然而又自然的。譬如在冰天雪地里行走蓦然见到一株灿烂怒放的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舒婷的《致橡树》表达了一种平等、自由的爱情观。请仿照下面的诗句再写一段,要求主旨和原诗相同。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我如果爱你——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我如果爱你——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诗歌鉴赏:(2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