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到了赶集那天,早有准备的商家从城区、乡村蜂拥而来,卖家电的,贩衣服的,售日用品的,摆水果小吃的,不一而足。 |
B.展会上,20多家旅行社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措施以吸引市民。虽然旅行社“吆喝”得很热闹,现场埋单的市民却凤毛麟角。 |
C.这位专家在为高三的学生作专题讲座时强调,面对高考,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只有漠然置之,才不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
D.2012年3月29日,在叙总统巴沙尔接受安南的调停建议后,叙利亚僵局似乎闪现出一线曙光。安南的纵横捭阖让各大国的对立态度有所缓和,但危机出现“安南拐点”,尚面临诸多棘手难题。 |
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首诗在语言的运用上很自然,诗人追求一种语势的舒缓和语境的清晰,控制了诗歌的速度。 |
B.臧克家十分重视语言的精炼和形象化,往往为了一句诗甚至一个字呕心沥血。 |
C.国学是以儒家的尊重先祖、进德修业、内圣外王,兼有道家的逍遥独立、禅宗的心灵自由的一种多元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 |
D.这是一首以儿童的视角、感受和语言为背景的诗,景淡笔也淡,但诗情、诗趣、诗意从这轻松的情绪中流露出来,使我们看到了诗人的期望和追求,点点滴滴,沁人心脾。 |
3.
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老马》主要采用了虚实结合、反语等表现手法。对老马,采用实写,用白描的手法正面勾勒出龙马的形象特点;对车主,采用虚写,这就留有空白,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空间。 |
B.副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在《憎恨》中交叉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不问”“没有”“不是”“是”“愈不” “愈”等词语造成一正一反、层层递进的表达结果。诗人的情感也在多层次、多侧面的展开过程中得到升华和强化。 |
C.《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结尾处,诗人拼命地用手一抓,抓住了一件自己也不知道叫什么的东西,那种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
D.在《雪白的墙》中,诗人主要表达了痛、抑郁的情怀,以及对未来的迷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