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青荇(xíng)颓圮(pǐ)拜谒(yì)殒身不恤(sǔn) |
B.忤视(wǔ)漫溯(shù)浸渍(zè)忸怩不安(niē) |
C.目眦(zì)卮酒(zhī)摇曳(yè)身被八创(chuāng) |
D.长篙(gāo)寥廓(guō)百舸(gě)舐犊情深(tiǎn) |
2.
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_,如和我轻轻招手作别的西天的云彩,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3)康河里倒映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_,如和我轻轻招手作别的西天的云彩,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3)康河里倒映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1)(3)(6) | B.(1)(4)(5) |
C.(2)(4)(5) | D.(2)(3)(6)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沁园春·长沙》)
(2)到了颓圮的篱墙, 。(戴望舒《雨巷》)
(3)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柯刺秦王》)
(5)今者项庄拔剑舞, 。(司马迁《鸿门宴》)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7) ______________ 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司马迁《鸿门宴》)
(8)真的猛士, ,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9)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 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沁园春·长沙》)
(2)到了颓圮的篱墙, 。(戴望舒《雨巷》)
(3)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柯刺秦王》)
(5)今者项庄拔剑舞, 。(司马迁《鸿门宴》)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7) ______________ 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司马迁《鸿门宴》)
(8)真的猛士, ,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9)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 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话题作文-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要求:①叙事要凸显真实感受,注重描写,写人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字数不少于 800字,题目自拟;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规范,字迹工整,标点清晰。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请你以“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叙事要凸显真实感受,注重描写,写人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字数不少于 800字,题目自拟;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规范,字迹工整,标点清晰。
4.诗歌鉴赏- (共1题)
5.
阅读徐志摩的《黄鹂》,完成后面题目。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1931年(选自《猛虎集》)
【小题1】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一项()(2分)
【小题2】(小题2)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1931年(选自《猛虎集》)
【小题1】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一项()(2分)
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鹂,写出了色彩,更写出了动感。 |
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这一句只写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这是以瞬间之形画其瞬间之静。 |
C.“有人说”一句,只用“看,一只黄鹂”,即鲜活地点染出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 |
D.第一节最后两句,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欢欣、愉悦和希冀。 |
A.诗的第一节写黄鹂飞来,极为生动地写出了黄鹂疾飞而来默立于树的神采,并表现了诗人久蛰性灵的瞬间解脱的欢乐。 |
B.最后复叠的一句“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与前一节结句词语相同而情怀迥异。前面一句是写充实感,而这一句却是写作者极度的幻想。 |
C.这首诗写的是黄鹂,匆匆飞来又飞走的黄鹂是诗人眼前所见,而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情怀却是诗人胸中所藏之情。 |
D.此诗所表现的就是对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寻找自由轻快生涯的渴求,但诗人流露出来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 |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母亲的《锁麟囊》
王虹莲
读完了博士,又从国外镀了金,她却没有很好的前程,在公司里受到排挤。
她整夜失眠,甚至,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一直是她心里的念头。
如果不是念着母亲,她真的就去了。母亲抚养她实在是不容易——母亲那时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她上学;她读到博士,是母亲一分钱一分钱供出来的,她想给母亲一个最好的回报,但是……
母亲文化不高,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粗重沙哑的声音几乎天天响起。那却是她不喜欢的,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她宁愿一个人沉默地呆着。一天黄昏,她还是一个人发呆,看着外面的天空,暮色沉沉,好象要下雨了。她突然又听到了单田芳的评书,在这寂静的黄昏里,那评书显得更沙哑吵闹。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
声音马上就没有了,以后几天的黄昏也是沉静的,死一样的沉静。她反而又觉得太安静了。她想,真的太没有意思了。
又是一个黄昏。她听到外面有人唱京剧。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很婉转婀娜的调子,那戏词更吸引了她:“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 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又谁知祸福事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只落得旧衣破裙。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
她呆住,这么有禅意的戏词,真是美丽得不像样子,她随便对母亲说了一句:“这京剧唱得可真好。”但她知道,母亲并不能懂得。
第二天,那个女人的声音又响起来,她伸出头去,看到一个快四十岁的女人,微胖,在那里认真的唱着,而且还穿着戏衣,甩着水袖,还是那段。她站在楼上,看呆了。
母亲过来说:“是《锁麟囊》,传统的程派戏,程砚秋先生的,是知识分子的流派,周总理也喜欢呢。”她惊讶地回过头去看着母亲。
程派的调子,倒蛮符合她的心境。那天晚上,她睡得很好。
后来,她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个女人在楼下唱戏,总是程派,幽咽婉转,婀娜悠扬,非常让人喜欢。是那种禅意的喜欢。
“她活得多好啊!”她对母亲说。
母亲说:“你以为她很快乐吧,其实,她下了岗,丈夫前年出车祸死了,儿子还有痴呆症。你看,人家都活得这么快乐。”母亲没有指责她的意思,但她觉得真是让母亲跟着自己受了很多苦。
她居然也喜欢了京剧,喜欢了程派,她出去买了好多光盘,都是京剧程派的——程砚秋、李世济、张火丁……家里终于又出了动静,而且,有一天她说:“妈,您接着听单田芳吧,我觉得他说得蛮好的。”
日子就这样慢慢过来了。
她休息了半年之后换了公司,有了新职位,开着自己的车,车里放着她最喜欢的京剧,她正准备做五月的新娘……她觉得所有的日子都甜美芬芳。
她想,她得感谢楼下那个女人。
女人不是常常来楼下唱戏了,有一天她休息,女人又来了。她买了一大束香水百合,然后来到楼下找那个女人。
她讲了半年来的经历,然后说:“大姐,谢谢您的京剧,是您那段《锁麟囊》救了我。”
女人笑了:“别谢我,谢您的母亲吧。”“母亲?”她疑惑了。
“我本来只是心烦的时候偶尔来唱唱,你的母亲找到我家里,问我唱的是什么,还请我再去唱……”
【小题1】小说主人公“她”的情绪最终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小题2】《锁麟囊》是楼下的女人唱的,为什么小说却以“母亲的《锁麟囊》”为题?(3分)
答:
【小题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试选取其中的两种手法,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4分)
答:
母亲的《锁麟囊》
王虹莲
读完了博士,又从国外镀了金,她却没有很好的前程,在公司里受到排挤。
她整夜失眠,甚至,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一直是她心里的念头。
如果不是念着母亲,她真的就去了。母亲抚养她实在是不容易——母亲那时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她上学;她读到博士,是母亲一分钱一分钱供出来的,她想给母亲一个最好的回报,但是……
母亲文化不高,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粗重沙哑的声音几乎天天响起。那却是她不喜欢的,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她宁愿一个人沉默地呆着。一天黄昏,她还是一个人发呆,看着外面的天空,暮色沉沉,好象要下雨了。她突然又听到了单田芳的评书,在这寂静的黄昏里,那评书显得更沙哑吵闹。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
声音马上就没有了,以后几天的黄昏也是沉静的,死一样的沉静。她反而又觉得太安静了。她想,真的太没有意思了。
又是一个黄昏。她听到外面有人唱京剧。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很婉转婀娜的调子,那戏词更吸引了她:“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 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又谁知祸福事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只落得旧衣破裙。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
她呆住,这么有禅意的戏词,真是美丽得不像样子,她随便对母亲说了一句:“这京剧唱得可真好。”但她知道,母亲并不能懂得。
第二天,那个女人的声音又响起来,她伸出头去,看到一个快四十岁的女人,微胖,在那里认真的唱着,而且还穿着戏衣,甩着水袖,还是那段。她站在楼上,看呆了。
母亲过来说:“是《锁麟囊》,传统的程派戏,程砚秋先生的,是知识分子的流派,周总理也喜欢呢。”她惊讶地回过头去看着母亲。
程派的调子,倒蛮符合她的心境。那天晚上,她睡得很好。
后来,她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个女人在楼下唱戏,总是程派,幽咽婉转,婀娜悠扬,非常让人喜欢。是那种禅意的喜欢。
“她活得多好啊!”她对母亲说。
母亲说:“你以为她很快乐吧,其实,她下了岗,丈夫前年出车祸死了,儿子还有痴呆症。你看,人家都活得这么快乐。”母亲没有指责她的意思,但她觉得真是让母亲跟着自己受了很多苦。
她居然也喜欢了京剧,喜欢了程派,她出去买了好多光盘,都是京剧程派的——程砚秋、李世济、张火丁……家里终于又出了动静,而且,有一天她说:“妈,您接着听单田芳吧,我觉得他说得蛮好的。”
日子就这样慢慢过来了。
她休息了半年之后换了公司,有了新职位,开着自己的车,车里放着她最喜欢的京剧,她正准备做五月的新娘……她觉得所有的日子都甜美芬芳。
她想,她得感谢楼下那个女人。
女人不是常常来楼下唱戏了,有一天她休息,女人又来了。她买了一大束香水百合,然后来到楼下找那个女人。
她讲了半年来的经历,然后说:“大姐,谢谢您的京剧,是您那段《锁麟囊》救了我。”
女人笑了:“别谢我,谢您的母亲吧。”“母亲?”她疑惑了。
“我本来只是心烦的时候偶尔来唱唱,你的母亲找到我家里,问我唱的是什么,还请我再去唱……”
【小题1】小说主人公“她”的情绪最终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小题2】《锁麟囊》是楼下的女人唱的,为什么小说却以“母亲的《锁麟囊》”为题?(3分)
答:
【小题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试选取其中的两种手法,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4分)
答:
6.语言表达- (共4题)
7.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1个恰当的语句,要求句式与前一句相同或相近,并使上下文衔接自然,一气呵成。(2分)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康河桥边作别西天云彩的多情游子,橘子洲头追问大地主宰的热血青年, ,每一个艺术形象都绽放着人性的光辉,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偶像。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康河桥边作别西天云彩的多情游子,橘子洲头追问大地主宰的热血青年, ,每一个艺术形象都绽放着人性的光辉,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偶像。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王府井是北京最富盛名的繁华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牌扁高悬,人头cúan(① )动、川流不息。进入商店,种类繁多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③这条全长约3华里左右的大街,以其宽阔的胸怀,每天迎接着近百万人次的八方宾客。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应改为 ;(1分)
(3)在文中③处是病句,请改正 。(1分)
王府井是北京最富盛名的繁华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牌扁高悬,人头cúan(① )动、川流不息。进入商店,种类繁多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③这条全长约3华里左右的大街,以其宽阔的胸怀,每天迎接着近百万人次的八方宾客。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应改为 ;(1分)
(3)在文中③处是病句,请改正 。(1分)
9.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②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小题2】在这段话中,子贡为什么受到老师的赞扬?(3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②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像《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像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
B.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
C.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 |
D.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前者只是物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话题作文:(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