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听听那冷雨》练习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5510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4题)

1.
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B.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
C.在这个南方的小城,几乎看不到雪,可是昨夜一场沸沸扬扬的大雪竟把全城都变成了银白色的世界。
D.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
2.若 {#mathml#}{1,a,ba}={0,a2,a+b}{#/mathml#} ,则a2017+b2017的值为(   )
3.若 {#mathml#}{1,a,ba}={0,a2,a+b}{#/mathml#} ,则a2017+b2017的值为(   )
4.
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冷酷黎民湿漉漉想入非非
B.冰雹清爽慢滕滕淅淅沥沥
C.屋檐遣散油布蓬若即若离
D.青苔锁屑灰濛濛山隐水迢
5.在Rt△ABC中,∠C=90°, {#mathml#}sinA=513{#/mathml#} ,则tanB的值为(   )
6.在Rt△ABC中,∠C=90°, {#mathml#}sinA=513{#/mathml#} ,则tanB的值为(   )
7.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当x>0时,f(x)=2;则奇函数f(x)的值域是{#blank#}1{#/blank#}.
8.已知f(x)= {#mathml#}{x+5(x>1)2x2+1(x1){#/mathml#} ,则f[f(1)]={#blank#}1{#/blank#}.如果f(x)=5,则x={#blank#}2{#/blank#}
9.已知f(x)= {#mathml#}{x+5(x>1)2x2+1(x1){#/mathml#} ,则f[f(1)]={#blank#}1{#/blank#}.如果f(x)=5,则x={#blank#}2{#/blank#}
10.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
B.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
C.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D.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
11.已知函数f(x)= {#mathml#}{x2,x>0π,x=00,x<0{#/mathml#} ,则f(f(﹣3))=(   )
1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料(xiào)(rú)慕(qián)首仓(jié)
B.滂沱(tuó)裙(jū)(rú)动氤(yūn)
C.(jié)鼓舔(shì)(wěng)郁弓(xuán)
D.(tǎn)忑充(pèi)咀(jué)(jíng)天
13.
对下面一首宋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A.“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从红烛映照、罗帐低垂这样氛围中引发青春与欢乐的联想,抒发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怀。
B.“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
C.“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达出词人由反思而逐渐旷达的心绪,使其“听雨”嘎然而止。
D.这首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按时间顺序,歌楼中少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
14.已知函数f(x)是 R上的增函数,A(0,﹣1),B(3,1)是其图像上的两点,那么|f(x)|<1的解集是(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15.
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雨  韵
从维熙
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里,包容着人生的四季
按着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地面上的H2O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气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在这个时节草长莺飞、庄稼拔节上蹿,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那淅淅沥沥不绝于耳的雨声,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了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待到白雪结成寒冰的日子,就是人生终点站到了,于是在墓园里,耸立起一座座白色的人生纪念碑。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倾听着人生四季中雨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多少有点禅佛晨钟暮鼓的意味;而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地对天狂吠起来……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但其更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这幅画的画面之外——因为没有这第一次的勇敢,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那个在惊涛骇浪中与鲨鱼顽强搏斗的主人公,或许就不会在地球上诞生。难道不是吗?!
看着这个充满动感的雨中画卷,我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童年。虽然儿时我的雨中寻觅,与这男娃在雨中的动态进出,完全属于两个世界的东西,但我们都在雨中感受到了不同的快乐。因为,在我眼里,雨是有灵性的东西,它不仅能洗涤人的肉体污秽,安抚人的伤痛灵魂;它还给各种人以向往,以各种不同的满足。雨丝,从其造型上看,像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宇宙的万物之中,它还有着极为博大的胸襟。在它心中,没有贫贱与富贵之分,没有肤色与人种之别,没有国界的樊篱,也不受各种信仰的局限——它很自由,愿意到哪儿去潇洒,它就随着云影去了,并在那儿的天空织成雨后的彩虹,聚成江河,流向大海,给高山编织银冠,给大地献出冰川。
【小题1】为什么说“雨包容着人生四季”?简要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为什么作者步入老年,“更加喜欢雨”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一幅孩子与小狗在雨中赛跑的“写意画面”,请你结合文章中心,简要分析作者从这幅写意画中所体悟到的“雨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E.文章引用《红楼梦》中的“黛玉悲秋”、《西游记》中的“老君炉”、《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旧典活用,赋予新意,象征了人生的不同阶段,深化了主题。
A.全文以“雨”为线索,描写雨的灵性,以“雨”喻人生,给读者深刻的人生感悟。
B.“多少有点禅佛晨钟暮鼓的意味”,意思是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只能使人警觉醒悟而缺少欢乐。
C.第二段开头“按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体现了这篇散文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在给读者美的享受之中也让读者获得知识的享受。
D.文末将“雨丝”比作连接天地的“琴弦”,“雨滴”比作“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给人向往、满足、快乐的雨韵,点明题旨。

3.语言表达(共2题)

16.
将下列语句变成一个长单句。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改写为:    
   
17.
根据下面两种情景,以“下雨”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字。
情景一:春天野外下雨
扩展为:   
 
情景二:夏天校园下雨
扩展为:   
 

4.命题作文(共1题)

18.
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冷雨”的作文。
要求:(1)“我心中的”,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冷雨的共通之处。(3)字数:300字以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