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七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5468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6

1.选择题(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_______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________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______,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就在这______,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政事以避祸的“清谈时代”,玄学家何晏带着一剂名为“五石散”的药方华丽登场,( )。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明哲保身 与生俱来 处心积虑 人人自危
B.全身而退 与生俱来 殚精竭虑 人人自危
C.全身而退 天赋异禀 处心积虑 提心吊胆
D.明哲保身 天赋异禀 殚精竭虑 提心吊胆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B.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几乎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C.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D.朝不保夕的苦闷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强烈危机感,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而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
B.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就此开启了
C.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因而开启了
D.由此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

2.语言表达(共1题)

2.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根据所给篇目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句。
曹操《短歌行》   陶渊明《归园田居》
例句:担忧楚国未卜的前途和命运,屈原的梦想是变革和统一,渴盼楚国国富兵强威震一方。

3.小作文(共1题)

3.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诸葛亮设计用装满草人的船,趁着大雾擂鼓逼近曹操水军大营。曹操看不清情况,于是下令用箭射之,诸葛亮因此得到了曹操“赠送”的数万只箭矢。诸葛亮命令所有军士大喊:“谢丞相赐箭!”请想象曹操在听到这句话之后的反应,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只能以曹操的视角来写,且侧重刻画人物心理;②想象合理,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③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④不少于2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语言表达:(1道)

    小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