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
B.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屈原不仅在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以四言为主的《诗经》体的新诗体——楚辞,而且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
C.民歌的具体内容由于时代、民族、地区等的不同而各异,但都表现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 |
D.散文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篇,具有散文的一般特点,如篇幅短小,题材广泛;表现灵活,手法多样;直抒胸臆,以意为主;形散神聚,博而不杂。但与一般散文相比,语言更注意凝炼,内容的跳跃性更大,具有一般诗歌所要求的意境。 |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十六七岁的青年朋友们,应该 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生命, 人生梦想,实现精神成长。
(2)《致青年公民》这首诗,恰似那 的露珠, 着时代的光辉,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
(1)十六七岁的青年朋友们,应该 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生命, 人生梦想,实现精神成长。
(2)《致青年公民》这首诗,恰似那 的露珠, 着时代的光辉,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
A.珍惜编织明亮折射 | B.珍惜编写晶莹反射 |
C.珍爱编写明亮反射 | D.珍爱编织晶莹折射 |
5.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文学体裁的一种。文学体裁分类中人们常常采用“四分法”,即将文学体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类。 |
B.词,古代诗歌的一种,又称“诗余”、“长短句”等。它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宋代。中国古代的豪放词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词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
C.意境是诗词中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境”,就是作 家笔下的外部世界。二者在艺术上的和谐统一,就形成了诗词中的“意境”。 |
D.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神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表达热烈的情感。《致青年公民》与《相信未来》就具有这样的特点,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新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