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划“√”,否则划“×”。
材料一: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思想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
材料二: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18户贫农、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新的经济体制在1979年12月后的两年间生效了,“生产责任”被分散到农户家里
(1)材料一涉及的事件是土地改革
(2)材料一涉及的事件消灭了农民阶级
(3)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材料三的“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以上材料涉及的事件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材料一: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思想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
材料二: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18户贫农、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新的经济体制在1979年12月后的两年间生效了,“生产责任”被分散到农户家里
(1)材料一涉及的事件是土地改革
(2)材料一涉及的事件消灭了农民阶级
(3)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材料三的“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以上材料涉及的事件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综合题- (共2题)
2.
某校八年级同学感受共和国成长的历程制成以下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示中1949年10月1日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与该事件有关的盛典是什么?
(2)1956年召开的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的是什么会议?
(3)图示B阶段我党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请你写出运动中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一位即可)
(4)图示C阶段开始于哪次重要的会议?
(5)通过对图示的分析,作为一名中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你应该怎么做?

(1)图示中1949年10月1日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与该事件有关的盛典是什么?
(2)1956年召开的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的是什么会议?
(3)图示B阶段我党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请你写出运动中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一位即可)
(4)图示C阶段开始于哪次重要的会议?
(5)通过对图示的分析,作为一名中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你应该怎么做?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请你写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路上出现的严重失误两例。
(3)写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一位。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5)写出1980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三例?
(6)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启示?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请你写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路上出现的严重失误两例。
(3)写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一位。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5)写出1980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三例?
(6)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启示?
3.选择题- (共16题)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 B.颁布《土地改革法》 |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5.
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概括为三个词:“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
A.辛亥革命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三大改造完成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15.
在我国古代时期就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这一历史重担,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是
A.中共十六大 | B.中共十七大 |
C.中共十八大 | D.中共十九大 |
16.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C.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
D.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