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唱一支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1)唐朝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是如何加强与吐蕃的联系的?
(2)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哪一朝?这一时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4)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5)两宋时期(北宋和南宋),还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存的?
材料一:同唱一支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1)唐朝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是如何加强与吐蕃的联系的?
(2)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哪一朝?这一时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4)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5)两宋时期(北宋和南宋),还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存的?
2.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如图所示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这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两宋时期哪一行业的发展状况?
材料一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如图所示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这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两宋时期哪一行业的发展状况?
2.选择题- (共10题)
6.
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A.宋、辽 | B.宋、夏 | C.宋、金 | D.辽、夏 |
7.
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下列选项与宋元时期史实不符合的是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B.司马光主持编写《史记》 |
C.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 D.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
8.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下列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A.“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
B.“(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 |
C.“苏湖熟,天下足。”(宋代谚语) |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
10.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建立了蒙古国 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灭掉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