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请将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
A.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的祖国领土
B.左宗棠打败阿古柏政权收复的领土 C.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扩大开放窗口”的城市
A.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的祖国领土
B.左宗棠打败阿古柏政权收复的领土 C.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扩大开放窗口”的城市
2.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的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的“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古代日本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借鉴了中国哪些方面的先进文明(写出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即可)?从中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说明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至20世纪上半叶中日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3)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关系逐步走入正轨。概括使中日关系有突破性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1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古代日本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借鉴了中国哪些方面的先进文明(写出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即可)?从中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说明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至20世纪上半叶中日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3)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关系逐步走入正轨。概括使中日关系有突破性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1分)
3.
1426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程走了整整28年。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题干中两处划线部分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各用一句话简要叙述清楚。(2分)
(2)从上海到北京,中共走了28年,期间经过了广州、南昌、井冈山、瑞金、遵义、陕西吴起镇、甘肃会宁、延安等地。请任选其中一个地方作为你推荐的红色旅游基地,并写出推荐理由。(50字左右)(2分)
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同样光辉而艰辛,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关节点上。
(3)请用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开创了不朽的业绩。(2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题干中两处划线部分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各用一句话简要叙述清楚。(2分)
(2)从上海到北京,中共走了28年,期间经过了广州、南昌、井冈山、瑞金、遵义、陕西吴起镇、甘肃会宁、延安等地。请任选其中一个地方作为你推荐的红色旅游基地,并写出推荐理由。(50字左右)(2分)
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同样光辉而艰辛,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关节点上。
(3)请用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开创了不朽的业绩。(2分)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填时间)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至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英国工业革命已经接近尾声。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业生产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已成为英国下一步侵略的头号目标。
材料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揭开了近代中国屈辱挨打历史的第一页。
(1)①材料一中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 (1分)
②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所表述内容是:( )(1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总结《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和历史发展阶段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简述以上两则材料所述内容的内在联系。(2分)
材料一: (填时间)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至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英国工业革命已经接近尾声。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业生产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已成为英国下一步侵略的头号目标。
材料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揭开了近代中国屈辱挨打历史的第一页。
(1)①材料一中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 (1分)
②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所表述内容是:( )(1分)
A.工业革命的意义 | B.鸦片战争的经过 |
C.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 D.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
(3)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简述以上两则材料所述内容的内在联系。(2分)
2.选择题- (共18题)
8.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李菲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自己是一名初中生了,这就意味着在学习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担心的是自己能否迈好这初中第一步。为了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下列做法有误的是( )
9.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李菲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自己是一名初中生了,这就意味着在学习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担心的是自己能否迈好这初中第一步。为了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下列做法有误的是( )
11.
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是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①③ | C.①③④② | D.④③②① |
12.
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中国公民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不符历史事实的是:( )
A.李立在重庆的外国人的工厂上班 |
B.小伍亲眼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山海关 |
C.田刚大哥因加入义和团惨死街头 |
D.老钱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14.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2016国际投资论坛9月8日在厦门举行,紧密围绕落实“________”的发展理念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_____峰会共识,充分发挥投洽会在跨境投资合作中的桥梁、窗口和平台作用。( )
15.
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周恩来见到蒋介石后称他为“校长”,并让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该影片再现的是下列哪一历史场景?
A.创办黄埔军校 |
B.第一次国共合作 |
C.西安事变 |
D.北伐战争 |
16.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李菲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自己是一名初中生了,这就意味着在学习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担心的是自己能否迈好这初中第一步。为了迈好初中生活第一步,李菲应该( )
①培养积极主动的心态 ②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④调整生活节奏
17.
以下是某班以 “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 B.民族大义——西安事变和平谈判 |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