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红炉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5185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7

1.综合题(共5题)

1.
(1)将下列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左图的相应的方框中。
A、辽  B、南宋
(2)据图观察右图,从而我们可以概括这个时期的主题是什么?
2.
观察如图,后回答问题
(1)如图人物是谁?
(2)该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唱一支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1)唐朝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举两个例子说明唐朝是如何加强与吐蕃的联系的?
(2)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哪一时期?这一时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4)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5)两宋时期(北宋和南宋),还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存的?
4.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历史教材(七下)

(1)材料中提到的“长策”制度是指唐朝实行的哪一种选官制度?到了宋代,着重发展该制度,从而形成了一种什么畸形政策?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唐朝统治者励精图治使唐朝达到了哪些社会盛世?(写2个)
探究二 科技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举一例即可)并指出该成就的影响是什么?
探究三 对外交流篇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4)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列举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两个史例。
探究四 经济繁荣篇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朝代。朝的经济繁荣,更实现了宋朝文化教育事业的昌明。
(5)指出唐朝时闻名中外的陶瓷器是什么?在宋时,什么粮食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元朝时文学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最出名的剧作家是谁?
5.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如图所示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这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两宋时期哪一行业的发展状况?

2.判断题(共1题)

6.

   唐末五代战乱来断,尤其是华北地区,所受的破坏更为严重,直到后周建立,农业生产才有所恢复。宋初兴建营田,屯田以荒地,进行农业生产,对恢复与发展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宋初进行的农作物品种的南北大交流,增强了各地农民抵御自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农业产量,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宋初统治者还采取了无偿提供、推广新农具的办法,以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以下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横线内填“正确”;与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不符的,请在横线内填“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的,请在横线内填“未涉及”
(1)宋初,受战乱破坏严重的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开始有所恢复。
(2)两宋时期,南方的农业经济发速度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3)宋初,开辟荒地以进行农业生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4)宋初,农业的发与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和新农具的使用与推广分不开。
(5)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也是当时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3.选择题(共10题)

7.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8.
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和造纸术
9.
杭州西湖边上有一座祠堂,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很有气节的将领,他为偏安杭州的南宋朝廷抗击金军的进攻,却被奸臣害死。他是
A.戚继光
B.岳飞
C.文天祥
D.林则徐
10.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1.
假如你是生活在宋代的一位市民,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B.和朋友一起玩蹴鞠
C.在居民区里购买商品D.观看悲剧《窦娥冤》
12.
“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3.
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
A.元宵节B.冬至C.寒食节D.春节
14.
***《沁园春 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下事迹属于成吉思汗的是(  )
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先后灭西夏、金、南宋,统一中国
D.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
15.
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6.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歌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