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宋元三代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太宗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当时若要限期将罪犯缉拿归案,应该由哪个部门执行?
(2)宋初宰相赵普认为,要天下安定,应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这是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集权?为此,宋朝新设了哪些职务?
(3)元朝中央管理军事和监察的分别是什么机构?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地区被称为什么?其他大部分地区由哪一机构管理?
(4)元朝时,管理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1)唐太宗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当时若要限期将罪犯缉拿归案,应该由哪个部门执行?
(2)宋初宰相赵普认为,要天下安定,应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这是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集权?为此,宋朝新设了哪些职务?
(3)元朝中央管理军事和监察的分别是什么机构?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地区被称为什么?其他大部分地区由哪一机构管理?
(4)元朝时,管理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2.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天可汗”指谁?他获此称号的原因是什么?这表明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
(2)《步辇图》反映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交往情况?双方交往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有何意义?
(3)两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签订过的和议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请选其中一个和议进行评价。
(1)“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天可汗”指谁?他获此称号的原因是什么?这表明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
(2)《步辇图》反映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交往情况?双方交往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有何意义?
(3)两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签订过的和议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请选其中一个和议进行评价。
3.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
材料三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根据材料一及相关知识,说说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一中,②国派遣的来华使团叫什么?唐朝与②国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
(3)材料二中的“伟大僧人”是谁?他“西天取经”的目的地是哪国?由他口述而成的,反映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哪一部?
(4)材料三中的“专门机构”叫什么?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哪些(写出一个)?当时出口的主要商品有什么(写出两种)?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
材料三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根据材料一及相关知识,说说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一中,②国派遣的来华使团叫什么?唐朝与②国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
(3)材料二中的“伟大僧人”是谁?他“西天取经”的目的地是哪国?由他口述而成的,反映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哪一部?
(4)材料三中的“专门机构”叫什么?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哪些(写出一个)?当时出口的主要商品有什么(写出两种)?
2.选择题- (共16题)
4.
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掀起了全民学诗词的热潮。如果出题:他的诗忧国忧民,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他”是
A.李白 |
B.杜甫 |
C.杜牧 |
D.白居易 |
6.
从下表中课读出的信息包括

①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②五个政权的开国国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
③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④表中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相对较稳定

①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②五个政权的开国国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
③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④表中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相对较稳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1.
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大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A.岳飞 | B.郑成功 | C.文天祥 | D.张骞 |
15.
下列未能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是( )
A.(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
B.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
C.“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 |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