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简答题。
(1)丝绸之路的开通主要归功于西汉哪一历史人物的艰辛努力?
(2)唐朝时期,中印、中日文化交流中最能反映唐朝文化兼收并蓄和博大精深特点的两件史实是什么。
(3)明朝前期郑和七下西洋,其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4)列举一例反映出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主题的历史事件
(5)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1)丝绸之路的开通主要归功于西汉哪一历史人物的艰辛努力?
(2)唐朝时期,中印、中日文化交流中最能反映唐朝文化兼收并蓄和博大精深特点的两件史实是什么。
(3)明朝前期郑和七下西洋,其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4)列举一例反映出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主题的历史事件
(5)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选择题- (共37题)
6.
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
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D.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
7.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
10.
明太祖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却很快亡国。为强化皇权。以秦为鉴。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
B.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 |
C.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
D.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 |
13.
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 )
A.马可·波罗来华 | B.荷兰人抵达台湾 |
C.郑和下西洋 | D.葡萄牙人到达澳门 |
15.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 )
A.设置军机处 | B.大兴文字狱 | C.实行八股取士 | D.设立锦衣卫 |
19.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以下表面镀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其折射率n= ,一束单色光与界面成θ=45°角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上,最后在玻璃砖的右侧面竖直光屏上出现两个光点A和B,A和B相距h=4.0cm.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
i.画出光路图;
ii.求玻璃砖的厚度.
20.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重大事件 | 相关史实 |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 A.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
B.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的奋勇抵抗 | |
C.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 | |
D.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A. A B. B C. C D. D
22.
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3.
博物馆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接下来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还趁机割占我国北方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显然导游把史实的顺序弄错了,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④①③ | D.③④①② |
25.
《亚细亚的孤儿》是我国台湾作家吴浊流成名的长篇小说,本书对当年的台湾人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的身体认同,其矛盾与混乱的心理有深刻描绘,内容叙述了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知识分子胡太明在台湾受到日本殖民者的欺压……使台湾成为“孤儿”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7.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28.
“近代列强的纷扰,一次次触动着‘天朝上国’的尊严和中国人麻木的神经,也震醒了清政府中的部分开明官员,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使这腐朽的天地迎来了一缕清风……”“这缕清风”的作用是 ( )
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 B.掀起了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 |
C.使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 | D.改变了中国的政治体制 |
30.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洋务派 | B.顽固派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
31.
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32.
社会动荡或变革往往会带来思想领域的变化。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西汉大一统,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
B.洋务运动,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C.维新变法,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
D.辛亥革命,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
35.
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36.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 B.推翻了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3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