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成果展示过程,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步骤一:编剧体验历史

(1)小张等同学准备编排一台历史舞台剧——“四大名著”。请你帮助他们将四部作品派给下列演员。(只需填写与作品相应的图序 )
①赵二准备扮演剧中多情善感的贾宝玉,你分派给他 ;
②张三准备扮演剧中絮絮叨叨的猪八戒,你分派给他 ;
③李四准备扮演剧中多谋善断的诸葛亮,你分派给他 ;
④王五准备扮演剧中被逼上梁山的林冲,你分派给他 。
(2)李静等同学准备编排一个反映18世纪中国某城市各阶层人物的历史舞台剧。他们设计了若干个不同职业或身份的人,又考虑每个演员都要用书作为小道具,于是找来了:①《窦娥冤》②《天工开物》③《本草纲目》④《唐诗三百首》四本书。你能帮助他们将上述四本书分给下列A、B、C、D四位演员吗?(填入序号即可 )
A.剧中的张政是一个戏曲演员,总是痴迷古代的戏曲剧目。
B.剧中的王凯是个孝子,总念叨着要给多病的父亲采药治病。
C.剧中还有一个外国人,总是神秘兮兮地找人打听说要买宋应星的书,最后他竟然买到了。
D.剧中的李涛特别喜欢杜甫,见人就讲杜甫的诗作。
步骤二:年表归纳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把下列年代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A—设置台湾府
B—北宋建立
C—贞观之治
D—郑和首次下西洋
E—秦朝建立
① ② ③ ④ ⑤
步骤三:现实感悟历史

(4)后人通过各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些人物的原因是什么?
步骤一:编剧体验历史

(1)小张等同学准备编排一台历史舞台剧——“四大名著”。请你帮助他们将四部作品派给下列演员。(只需填写与作品相应的图序 )
①赵二准备扮演剧中多情善感的贾宝玉,你分派给他 ;
②张三准备扮演剧中絮絮叨叨的猪八戒,你分派给他 ;
③李四准备扮演剧中多谋善断的诸葛亮,你分派给他 ;
④王五准备扮演剧中被逼上梁山的林冲,你分派给他 。
(2)李静等同学准备编排一个反映18世纪中国某城市各阶层人物的历史舞台剧。他们设计了若干个不同职业或身份的人,又考虑每个演员都要用书作为小道具,于是找来了:①《窦娥冤》②《天工开物》③《本草纲目》④《唐诗三百首》四本书。你能帮助他们将上述四本书分给下列A、B、C、D四位演员吗?(填入序号即可 )
A.剧中的张政是一个戏曲演员,总是痴迷古代的戏曲剧目。
B.剧中的王凯是个孝子,总念叨着要给多病的父亲采药治病。
C.剧中还有一个外国人,总是神秘兮兮地找人打听说要买宋应星的书,最后他竟然买到了。
D.剧中的李涛特别喜欢杜甫,见人就讲杜甫的诗作。
步骤二:年表归纳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把下列年代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A—设置台湾府
B—北宋建立
C—贞观之治
D—郑和首次下西洋
E—秦朝建立
① ② ③ ④ ⑤
步骤三:现实感悟历史

(4)后人通过各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些人物的原因是什么?
2.
(题文)对外政策与对外交往和国家兴衰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材料二:明朝前期,国家实力雄厚,财政收入是元代的2倍。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苏州、杭州丝织业很发达。福建、广东的造船业发达,建造的海船适合远洋航行。因此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一试举出唐朝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的历史事件两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
(3)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古代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从古代到近代对外交往的史实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材料二:明朝前期,国家实力雄厚,财政收入是元代的2倍。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苏州、杭州丝织业很发达。福建、广东的造船业发达,建造的海船适合远洋航行。因此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一试举出唐朝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的历史事件两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
(3)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古代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从古代到近代对外交往的史实给我们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1题)
10.
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 |
B.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
C.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 |
D.经济重心的转移一直伴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 |
11.
根据下列资料,判断这位少年生活的时代大约是
①他吃过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一占城稻
②在瓦子里看武术表演
③使用的货币为“交子”
④满心欢喜地等待中秋节的来临
①他吃过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一占城稻
②在瓦子里看武术表演
③使用的货币为“交子”
④满心欢喜地等待中秋节的来临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18.
谚语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谚语由“苏湖熟,天下足”变为“湖广熟,天下足”说明了( )
A. 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 B. 宋元时期商业繁荣
C. 古代北方经济的发展 D. 古代南方成为工业中心
A. 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 B. 宋元时期商业繁荣
C. 古代北方经济的发展 D. 古代南方成为工业中心
22.
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立宣政院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立宣政院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