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宋初大将曹翰的《退将诗》: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宋朝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赵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入侵势力所颠覆,但从王朝内部来说,横豆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材料三: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我国不仅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学艺术也灿烂辉煌,在史学、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成就斐然,并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北宋武将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
(2)依据材料二和教村内容,谈谈宋代文官制度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达到了古代辉煌的顶点,当时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异常繁华,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有哪些?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谛,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景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二: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波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在16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占中国领土。此后,沙俄英美继来。对中国的野心日益扩大……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文明的特点。请列举具体事例一则
(2)材料二反映出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四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2)指出图二所能直观反映出的政治制度?
(3)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机构怎样的变化?
(4)图四所反映的机构产生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这种机构有什么样的特点?
(5)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仍遣首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又典其表疏。
——《旧唐书·吐鲁番传》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息之物,悉听而归。”
——连横《台湾通史》
材料三
材料四:自秦统一后的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岭、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战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
——《暸望新闻周刊》
(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的“我”是指哪位历史人物?材料一所记述的历史事件有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哪个省?
(3)材料三中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什么封号?后来清朝设置哪一机构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4)结合材料四,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7题)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
A.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 | B.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
C.道出了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 | D.反映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
A.铁木真被推为各部共同的大汗 |
B.蒙古军队传递军报时使用蒙古文字 |
C.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
D.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 |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据上表可知( )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
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
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
A.明朝“八股取士” | 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郑和下西洋 | D.清朝“文字狱” |
A. 中华文明的勃兴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民族政权的并立与融合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A.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
B.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史诗里的不朽篇章 |
C.宋代文学家具有豪放风格的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
D.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
A.改国号为周 |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 | 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