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庆云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40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探究隋唐历史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完成统一,隋炀帝打通南北,唐太宗融合胡汉,两大混血王朝创造了世界性文明,空前盛世就此实现。

——摘编自易中天中华史第13卷《隋唐定局》

(1)隋文帝完成统一是在哪一年?隋炀帝打通南北是指什么?为“融合胡汉”,唐太宗实行了怎样的政策?写出唐朝空前鼎盛及由盛转衰的标志。
材料二 如下图

(2)请据图写出唐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三个重大史实
材料三 (该制度)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3)据所学知识写出“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及武则天完善“该制度”的措施。该制度在宋朝的发展得益于哪一统治政策的推行?
材料四 如下图

(4)请据图写出唐代的三项经济成就。
2.
阅读材料,探究宋元历史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制度创新)
(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A,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税收的权力,后又陆续在地方设置B,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据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段材料中A、B的名称。由第二段材料可以获取什么主要信息?元世祖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民族交融)

(2)图中①、②两个政权分别是哪两个民族建立的?元代形成了哪一新民族?
(科技引领)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宋代这一“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说它在元朝有何新发展?
(经济繁荣)
 

11—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吴钩《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4)据材料写出宋代的三项重大经济成就。
(社会风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
(5)材料中的诗词分别描绘了宋代哪些节日?
3.
阅读材料,探究明清历史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政治篇)

(1)前两幅图片反映了明、清两朝分别实行了怎样的文化政策?据所学知识写出清朝这一“偏房”机构的名称及影响。
(经济篇)
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一些农作物品种,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商帮。
 

 
(2)举两例明代引进的农作物新品种和一个著名商帮。图片是清朝设立的什么机构,该机构体现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
(外交篇)
 

万众一心今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凯歌》

 

 
(3)据材料写出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三件重大史实,并据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巩固我国东南海防的?
(文艺篇)
(4)明清时期昆曲艺术发展起来(如下图脸谱),试各举一部代表作说明之。清朝道光年间形成了哪一新剧种?

2.选择题(共24题)

4.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下列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灭辽和金
D.灭亡南宋
5.
某历史学者综合考虑各因素绘制成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出现盛世对外开放使用火药
②国家统一商业繁荣科技领先
③政权并立贸易发达发明司南
④强化皇权闭关锁国科技落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6.
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他
A.奉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B.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C.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D.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7.
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赞扬的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颜真卿
8.
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A.李世民
B.赵匡胤
C.铁木真
D.朱元璋
9.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北宋与蒙古对峙
B.宋夏和议
C.南宋与金对峙
D.宋辽对抗
10.
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发达
11.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北宋,下列情景有可能看到的是
A.东京郊外有规模宏大的船坞
B.辛弃疾的词作传唱大江南北
C.人们可以在瓦子中观看京剧
D.占城稻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
12.
西藏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机构最早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3.
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A.马致远
B.王实甫
C.汤显祖
D.关汉卿
14.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5.
下列关于下图中水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以长安为中心
B.它从605年起开始兴修
C.它全长2800多千米
D.它连接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五大水系
16.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7.
清初有学者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农本思想
D.商业立国
18.
下图为清政府颁发的“金奔巴瓶”。与此相关的制度
A.密切了汉藏间的文化交流
B.推动了西藏地区经济发展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统一了藏族地区宗教信仰
19.
下图中的大炮名为“神威无敌大将军”,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葡萄牙占澳门
B.山海关之战
C.荷兰人占台湾
D.雅克萨之战
20.
古今中外,文学艺术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与时代同频共振。明清时期,文艺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因此而繁荣,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作品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21.
乾隆时期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的著名城市是
A.北凉
B.南京
C.苏州
D.杭州
22.
下列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的权力
B.发生在明成祖时期
C.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的军事力量
D.各部门互相牵制,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23.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歌谣中的“闯王”建立了大顺政权,其地点是在今天的
A.南京
B.北京
C.洛阳
D.西安
24.
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台湾府
C.伊犁将军
D.市舶司
25.
下图电影讲述了乾隆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该电影的主人公是
A.五世达赖喇嘛
B.渥巴锡
C.班禅额尔德尼
D.噶尔丹
26.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27.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