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辉煌)
材料一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近代屈辱)

材料二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当代复兴)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材料五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
(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古代辉煌)
材料一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近代屈辱)

材料二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当代复兴)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材料五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
(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2.综合题- (共1题)
2.
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又极大地影响着城市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东北部城市的繁荣为西部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由于运输条件改善,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贸易、商业发展迅速等因素,东部向西部移民进程加速……西部一分剩余农业劳动力来到城市找工作,成为推动西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董革非著《美国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图120世纪初,有轨电车在世界各地曾经得到极大的发展

图2旧上海街头的有轨电车
材料三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日本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到1992年7月,日本各类汽车的总拥有台数已达到6000万台,不但导致空气污染,而且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摘自李蓉蓉、郭惠斌等着《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与哪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及广泛使用有关?依据材料一,概括“运输条件改善”对推动美国西部城市发展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20世纪初哪种交通工具在城市得到广泛使用?这种交通工具以什么新能源作为动力?这种新能源的广泛使用说明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日本取得的哪些经济成就推动它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空气污染,而且交通拥堵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一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东北部城市的繁荣为西部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由于运输条件改善,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贸易、商业发展迅速等因素,东部向西部移民进程加速……西部一分剩余农业劳动力来到城市找工作,成为推动西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董革非著《美国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图120世纪初,有轨电车在世界各地曾经得到极大的发展

图2旧上海街头的有轨电车
材料三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日本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到1992年7月,日本各类汽车的总拥有台数已达到6000万台,不但导致空气污染,而且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摘自李蓉蓉、郭惠斌等着《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与哪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及广泛使用有关?依据材料一,概括“运输条件改善”对推动美国西部城市发展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20世纪初哪种交通工具在城市得到广泛使用?这种交通工具以什么新能源作为动力?这种新能源的广泛使用说明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日本取得的哪些经济成就推动它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空气污染,而且交通拥堵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3.选择题- (共22题)
3.
勾栏,是宋朝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有人描写一个庄稼人到了城里看到勾栏的情形:“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圆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漩涡……”据此可知,勾栏
A.既有娱乐性又带有商业性 |
B.普遍使用纸币交子 |
C.打破了对经营时间的限制 |
D.突破了坊市的界限 |
4.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8.
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
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
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
9.
蔡元培在五四运动结束后辞去了北大校长职位。他表示,他从来无意鼓励学生闹学潮,但是学生们示威游行是出于爱国热情,实在无可厚非,至于北京大学,他认为今后不容易维持纪律,因为学生们可能为胜利而陶醉,他们既然尝到权力的滋味,以后他们的欲望恐怕难以满足。由此可知( )
A.蔡元培在政治上走向保守 |
B.蔡元培对学生运动既同情又忧虑 |
C.五四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 |
D.学生运动正在走向权力斗争 |
11.
1945年蒋介石给***的一封电报:“万急,延安***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举凡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国共两党共同商讨的结果是( )
A.联合抗日 | B.签订“双十协定” |
C.建立黄埔军校 | D.进行北伐 |
12.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 | B.平型关大捷 |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
13.
刘少奇在某次政协会议上指出:“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而且不允许做的。”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共同纲领》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土地改革法》 |
14.
(题文)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一五计划”时期 |
B.“大跃进”运动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6.
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
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
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
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
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
18.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的一切,他都做到了。”因此在改革后俄国地主有权
A.自由买卖领地内的农民 |
B.保留原有土地的所有权 |
C.没收农民的私有财产 |
D.对领地上的农民进行司法审判 |
19.
“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缺乏 | B.劳动力较丰富 |
C.海外市场广阔 | D.追逐更大利润 |
20.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深刻批判封建道德理论观念和社会陋习。这反映出( )
A. 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愿望 B. 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落后 D. 社会等级观念完全消除
A. 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愿望 B. 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落后 D. 社会等级观念完全消除
21.
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 )
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 | 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
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 |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