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七年级下册5月历史题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843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6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所以称为活字。

材料二: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你知道它和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什么优点吗?

(2)材料二中培根所说的应用在战争上的发明是什么?它是在何时发明、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他的发明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

(4)材料二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边防”条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绵亘万里,分地守御。”

——《明史·兵志》(三)

材料二: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饮马长城窟行》

材料三:长城沿线“六十年来,塞上物阜(丰富)民安,商贾辐辏(支集),无异于中原”。

——明万历《宣府镇志》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秦、明两朝为什么修筑长城?

(2)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反映的现象?

(3)你认为材料三的描写与长城有关吗?为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这是_____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 ___________。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对谁负责?

(3)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和地方分别是怎样强化皇权的?

(4)为了监视臣民,他设立了什么机构?明成祖时期又设立了什么机构?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永乐三年(1405 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有何历史影响?

材料二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自有戚爷会抵挡。

(2)材料二中的“戚爷”指的是谁?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3)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本质区别?

2.选择题(共24题)

5.
某同学举办“中国古代文化”图片展览,下列人物应该入选“宋元篇”的是( )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这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向游牧民族交纳岁币以及绢帛
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8.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
A.废中书省,设三司B.废丞相,设六部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D.八股取士
9.
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是
A.西域
B.西洋
C.东洋
D.南美洲
10.
下列历史人物中,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
A.郑和B.岳飞C.文天祥D.戚继光
11.
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
12.
“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这应是下列哪部作品塑造的英雄人物所说的话(   )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
13.
今人何满子在参观某一历史名人的陵园后,曾赋诗一首:“身具澹台志,文存史记魂。于今水浒传,流荡饰乾坤。”请你推测一下,这位历史名人是(   )
A.罗贯中B.吴承恩C.施耐庵D.曹雪芹
14.
明朝中后期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的原因是(   )
A.各级官吏贪赃枉法B.朝政混乱
C.皇室贵族、宦官等疯狂兼并土地D.宦官专权
15.
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16.
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①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②八股取士的实行
③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④商品经济的繁荣
⑤科学家的努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7.
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是(   )
①连年发生大旱
②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
③官府不顾民众死活
④宦官专权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8.
明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斗争最尖锐、对后世影响也最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成为起义的主力军的是(   )
A.王二的军队B.李自成的队伍C.张献忠的队伍D.高迎祥的队伍
19.
驻守重镇山海关,明朝灭亡后降清,并引清兵入关的明军将领是(   )
A.李自成B.吴三桂C.多尔衮D.吴应熊
20.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它的生产技术曾在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中详细介绍。该书是(   )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21.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
22.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 民族矛盾尖锐 B. 皇权高度膨胀
C. 工商业市镇繁荣     D. 近代科学传入
23.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24.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26.
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A.郑和B.戚继光C.李时珍D.宋应星
27.

下图画像是谁(    )

28.
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A.《大唐西域记》B.《金刚经》
C.《西游记》D.《史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