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每对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废黜/沸反盈天锻炼/放诞无礼潦倒/百无聊赖 |
B.谗言/缠绵悱恻鉴赏/间或一轮祛除/曲尽其妙 |
C.呜咽/弃甲曳兵怯弱/锲而不舍偏裨/无裨于事 |
D.嘱咐/人烟阜盛安宁 /息事宁人沆瀣/引吭高歌 |
2.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 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 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②⑥①③④⑤ | B.②⑤⑥①④③ | C.⑤②⑥③①④ | D.⑤⑥②④③① |
2.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点绛唇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
(1)词的上片第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3分)
(2)作者在词的下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点绛唇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
(1)词的上片第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3分)
(2)作者在词的下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实用文本阅读。(共15分)
亮出最有价值的青春
王汉超
①他是高考状元,他是天之骄子,他有勾画自己青春的无数种可能。可他偏偏选择了农村,如今他是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岗街道办事处文楼村党支部书记。他叫魏华伟,2008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他一头扎进了河南的文楼村——一个他眼中“青春用得最有价值的地方”。
②一张被日头晒黑的脸,一个高八度的大嗓门,谁也想不到魏华伟曾是文质彬彬的高考文科状元。这天是周末,他骑辆破电动车,照例走村串户。
③华伟来自农村,第一次做出人生选择时,想都不用想,考出去,走出农村。第二次做出人生选择时,面对报名当大学生村官的机会,他心动了。
④“去就去一般人不去的地方,因为那些地方最需要人。”下定决心后,他一头扎进农村,更主动要求去国家重点帮扶的文楼村。文楼村辖6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3000多名村民里面,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占1/10。一般人看到文楼村的人都躲着走,外村的亲戚甚至和他们断了来往。
⑤去这样的村子当村官,你不怕?无数人问过魏华伟。300多名艾滋病患者散落全村,刚来时不是没有担心。有天从别人口中得知,一个患病村民想请他吃饭,却始终张不开口。魏华伟考虑再考虑,咬咬牙,走进了这个家庭。饭桌上,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次性餐具,每一个菜,旁边都摆放着一双“公筷”。魏华伟扭过脸就哭了。“一旦在朴朴实实的村民中间,你就没有了怕。”他说。
⑥在其他乡村,干部不吃群众的饭是廉洁自律。但在文楼,不吃乡亲们的饭就会让大家心里有“疙瘩”。魏华伟没想到,工作竟然是从尽量满足村民的“吃请”开始的。
⑦刚调解完一起邻里纠纷,魏华伟被一个村民拦腰抱住。“魏书记,这一次,你可得给我个机会了!”定睛一看,说话的是一个患病村民。去年夏天,他的女儿考上了大学,但学费让全家犯难。魏华伟几经周折,联系到了资助项目。9月,孩子上学报到那天,夜里两点,这个村民含泪打来电话:“魏书记,没别的事,我就想请您喝个酒。”这样的吃请,魏华伟不能拒绝。魏华伟知道,敢吃他家的饭,才说明你不躲他,不嫌他,工作才开展得下去。
⑧现在村民把魏华伟当成了主心骨,大事小事都愿意找他说。因为他懂法,他见过世面,他热心,他是“自己人”。刚来村里时,魏华伟听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不少人问,你是来镀金的吧?话语中充满了不信任。一个村民更是直截了当:“小魏,干好了,你走时我们敲锣打鼓送;干不好,你不走,我用砖头砸你走。”
⑨信任靠的是点滴积累。一次,村民正在聊天,魏华伟走过去。一个老人起身要给他搬凳子,魏华伟却一屁股坐到了砖头上。就这样,魏华伟和大家越来越“对味儿”。入村两个月,他已走遍了17个村民组。
⑩到文楼村不久,村里几个年轻人敲魏华伟的门:“魏书记,我们病号,出去打工受歧视,重活又干不了,你能不能给俺弄个营生?”
⑾一次次甩开膀子干,魏华伟却一次次被泼了冷水。2010年,魏华伟通过校友联系了一家节能灯企业。这家企业最后关头还是退回去了。“外人为啥就不能改变对文楼固有的态度?”挫折更坚定了魏华伟让村里人致富的决心。
⑿“外面的企业不愿来,自己只有闯条路出去。”魏华伟说,只要动起来,走得就快了。现在,文楼年年有新的致富项目落地,村民观念也在悄然转变。2010年,魏华伟在外学习时,发现种白金瓜周期短、见效快,就与武汉一家公司合作,签订了一个最低保护价,鼓励村民试种30余亩,实现每亩增收1500元。接下来,建菌种厂,解决了5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建造饲料厂,30多名群众就近打工。希望,让一个被病魔折磨了20多年的村子泛起了生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下列两句话的理解。(4分)
(1)魏华伟扭过脸就哭了。
(2)一个老人起身要给他搬凳子,魏华伟却一屁股坐到了砖头上。
【小题2】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3】请结合魏华伟的成长历程,谈谈你对“亮出最有价值的青春”的理解。(6分)
亮出最有价值的青春
王汉超
①他是高考状元,他是天之骄子,他有勾画自己青春的无数种可能。可他偏偏选择了农村,如今他是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岗街道办事处文楼村党支部书记。他叫魏华伟,2008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他一头扎进了河南的文楼村——一个他眼中“青春用得最有价值的地方”。
②一张被日头晒黑的脸,一个高八度的大嗓门,谁也想不到魏华伟曾是文质彬彬的高考文科状元。这天是周末,他骑辆破电动车,照例走村串户。
③华伟来自农村,第一次做出人生选择时,想都不用想,考出去,走出农村。第二次做出人生选择时,面对报名当大学生村官的机会,他心动了。
④“去就去一般人不去的地方,因为那些地方最需要人。”下定决心后,他一头扎进农村,更主动要求去国家重点帮扶的文楼村。文楼村辖6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3000多名村民里面,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占1/10。一般人看到文楼村的人都躲着走,外村的亲戚甚至和他们断了来往。
⑤去这样的村子当村官,你不怕?无数人问过魏华伟。300多名艾滋病患者散落全村,刚来时不是没有担心。有天从别人口中得知,一个患病村民想请他吃饭,却始终张不开口。魏华伟考虑再考虑,咬咬牙,走进了这个家庭。饭桌上,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次性餐具,每一个菜,旁边都摆放着一双“公筷”。魏华伟扭过脸就哭了。“一旦在朴朴实实的村民中间,你就没有了怕。”他说。
⑥在其他乡村,干部不吃群众的饭是廉洁自律。但在文楼,不吃乡亲们的饭就会让大家心里有“疙瘩”。魏华伟没想到,工作竟然是从尽量满足村民的“吃请”开始的。
⑦刚调解完一起邻里纠纷,魏华伟被一个村民拦腰抱住。“魏书记,这一次,你可得给我个机会了!”定睛一看,说话的是一个患病村民。去年夏天,他的女儿考上了大学,但学费让全家犯难。魏华伟几经周折,联系到了资助项目。9月,孩子上学报到那天,夜里两点,这个村民含泪打来电话:“魏书记,没别的事,我就想请您喝个酒。”这样的吃请,魏华伟不能拒绝。魏华伟知道,敢吃他家的饭,才说明你不躲他,不嫌他,工作才开展得下去。
⑧现在村民把魏华伟当成了主心骨,大事小事都愿意找他说。因为他懂法,他见过世面,他热心,他是“自己人”。刚来村里时,魏华伟听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不少人问,你是来镀金的吧?话语中充满了不信任。一个村民更是直截了当:“小魏,干好了,你走时我们敲锣打鼓送;干不好,你不走,我用砖头砸你走。”
⑨信任靠的是点滴积累。一次,村民正在聊天,魏华伟走过去。一个老人起身要给他搬凳子,魏华伟却一屁股坐到了砖头上。就这样,魏华伟和大家越来越“对味儿”。入村两个月,他已走遍了17个村民组。
⑩到文楼村不久,村里几个年轻人敲魏华伟的门:“魏书记,我们病号,出去打工受歧视,重活又干不了,你能不能给俺弄个营生?”
⑾一次次甩开膀子干,魏华伟却一次次被泼了冷水。2010年,魏华伟通过校友联系了一家节能灯企业。这家企业最后关头还是退回去了。“外人为啥就不能改变对文楼固有的态度?”挫折更坚定了魏华伟让村里人致富的决心。
⑿“外面的企业不愿来,自己只有闯条路出去。”魏华伟说,只要动起来,走得就快了。现在,文楼年年有新的致富项目落地,村民观念也在悄然转变。2010年,魏华伟在外学习时,发现种白金瓜周期短、见效快,就与武汉一家公司合作,签订了一个最低保护价,鼓励村民试种30余亩,实现每亩增收1500元。接下来,建菌种厂,解决了5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建造饲料厂,30多名群众就近打工。希望,让一个被病魔折磨了20多年的村子泛起了生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下列两句话的理解。(4分)
(1)魏华伟扭过脸就哭了。
(2)一个老人起身要给他搬凳子,魏华伟却一屁股坐到了砖头上。
【小题2】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3】请结合魏华伟的成长历程,谈谈你对“亮出最有价值的青春”的理解。(6分)
4.材料作文-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奋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5.语言表达- (共2题)
7.
根据下面示例按要求答题。(6分)
“丢手绢”是几代人童年时的游戏,就是许多小朋友面对面地围成一圈或站或坐,其中一人拿一手绢在圈外奔跑,随意把手绢丢在某一成员背后,那人立刻起身捡起手绢追赶,在那人没复位前追到那人,则把手绢交给他让他继续奔跑,如果没追到则自己随意丢手绢寻找新人,但不能丢在刚才那人背后,依此循环游戏。活动能锻炼小朋友的反应能力和修养他们的包容友善精神。
现在的你还有手绢吗?今天的小朋友可能已不知道手绢为何物,纸巾的泛滥几乎让“手绢”成了只存在于词典中的一个词,“美丽佛山·重拾手绢行动”倡导大家:少用纸巾,多用手绢。
活动主题:把丢掉的手绢检起来
宣传语:捡起的是童年记忆 留下的是绿树蓝天。
生活中还有什么有趣的、美好的或是有价值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为了留住它,请你策划一个小活动,拟出活动主题和宣传语。
“丢手绢”是几代人童年时的游戏,就是许多小朋友面对面地围成一圈或站或坐,其中一人拿一手绢在圈外奔跑,随意把手绢丢在某一成员背后,那人立刻起身捡起手绢追赶,在那人没复位前追到那人,则把手绢交给他让他继续奔跑,如果没追到则自己随意丢手绢寻找新人,但不能丢在刚才那人背后,依此循环游戏。活动能锻炼小朋友的反应能力和修养他们的包容友善精神。
现在的你还有手绢吗?今天的小朋友可能已不知道手绢为何物,纸巾的泛滥几乎让“手绢”成了只存在于词典中的一个词,“美丽佛山·重拾手绢行动”倡导大家:少用纸巾,多用手绢。
活动主题:把丢掉的手绢检起来
宣传语:捡起的是童年记忆 留下的是绿树蓝天。
生活中还有什么有趣的、美好的或是有价值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为了留住它,请你策划一个小活动,拟出活动主题和宣传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