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838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3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吸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长安城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有两位高僧为中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和主要事迹。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垄断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敞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
统一始终是多民国家发展的主流。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都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潮流。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置了什么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但是明末清初却被荷兰殖民者霸占,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3)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新疆地区。清朝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来,清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置什么机构管辖西藏军民事务,从此,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统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清朝建立后,为对西藏实行有效管辖,1727年开始在西藏设置什么,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
   材料一: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格才可以做官。
材料二:明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考试规定了命题范围,考生作文格式也做了明确确定。
(1)结合材料一,说出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个朝代?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科举制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2)唐朝延续并完善了科举制,武则天是如何完善科举制的?
(3)据材料二,明朝科举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命题范围局限于什么?

2.选择题(共21题)

4.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
如图示意图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的一个漫长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7.
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8.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A.宋金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9.
仔细观察下面的中国古代史年代尺,图中符号所代表的的朝代应该是

A. ①南宋②辽③元
B. ①唐②元③南宋
C. ①元②南宋③唐
D. ①唐②南宋③元
10.
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午餐吃的是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读读唐诗、宋词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12.
《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三司B.行中书省C.中书省D.宣政院
13.
下列民族与人物各项横线两端没有联系的是
A.女真族——完颜阿骨打
B.蒙古族——松赞干布
C.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D.党项族——元昊
14.
明朝建立以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其目的是(   )
A.扩大明朝疆域B.发展旅游业
C.防御匈奴D.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15.
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欧洲殖民者是
A.西班牙
B.英国
C.葡萄牙
D.荷兰
16.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②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③攻占北京,推翻明朝
④山海关大战
A.①③②④
B.④②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17.
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A.山海关之战
B.郾城大捷
C.雅克萨之战
D.台州九捷
18.
1684年,清政府设立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A. 辽东郡
B. 伊犁将军
C. 军机处
D. 台湾府
19.
《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éhá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
A. 扩大六部权力 B. 改革丞相制度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加强君主专制
20.
清朝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①设军机处   ②组织雅克萨之战
③平定准噶尔叛乱 ④册封五世达赖
⑤册封五世班禅 ⑥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④⑤B.①④⑥C.②④⑥D.②③⑤
21.
清朝时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下列哪位皇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22.
《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
A.生活奢侈B.重视农业C.整顿吏治D.崇尚节俭
23.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24.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唐蕃一家”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
C.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
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