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二中中铁国际城校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835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
材料二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    ……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需要另一种货币方便流通……于是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根据材料一、二的讲述,分析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三中的“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说明了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
(3)材料三中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出现在什么地方?
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新疆、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为巩固统治,秦与元在地方上分别推行了怎样的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二写出新疆、西藏、台湾开始归属中央管辖的时间和机构名称。
(3)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2.判断题(共1题)

3.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唐玄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以帮助自己明是非、知对错。(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玄奘西游天竺并以亲身经历写成《西游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共15题)

4.
学习宋元历史后,七(1)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D.封建专制集权进一步加强
5.
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粟
D.棉花
6.
“China”这个名词一般认为是源于我国宋代(  )的辉煌发展。
A.陶瓷制造业B.采煤业C.冶铁业D.青铜冶铸业
7.
宋朝时期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D.宣政院
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
A.元宵节B.冬至C.寒食节D.元旦
9.
宋朝时期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市B.瓦子C.勾栏D.邸店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A.王位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1.
***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里“一代天骄”的历史功绩是(   )
A.建立秦朝B.统一蒙古C.开创大一统格局D.建立元朝
12.
在宋代的文学史上,有两位来自济南的著名词人,人们称他们是“济南二安”。他们都生活在两宋之交,一位是女词人,所作的词风格婉约,“凄凄惨惨戚戚”;另一位是男词人,所作的词风格豪放,“醉里挑灯看剑”。他们是(  )
A.苏轼、李清照B.李清照、辛弃疾C.李清照、关汉卿D.苏轼、柳永
13.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最负盛名的剧作家是(  )
A.白居易B.关汉卿C.老舍D.吴承恩
14.
下图人物是我国杰出的发明家毕升,他的重大发明是()
A.指南针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火药武器
15.
郑成功致外国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是指
A.荷兰
B.日本
C.沙俄
D.葡萄牙
16.
下面四个选项中,有一项与其他三项的性质明显不同,请把这一项选出来(  )
A.戚继光等荡平东南沿海倭寇B.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
C.康熙帝派清军大败沙俄侵略军D.清朝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17.

阅读理解。

Ms. Liu is a teacher. She is talking about the animals with the boys and girls.

Ms. Liu: Do you like animals, boys and girls?

S: Yes, we do.

Ms. Liu: Do you like snakes, Annie?

Annie: No, I don't.

Ms. Liu: I don't like           , either (也).I feel scared when I see them.

Peter: What do you like, Ms. Liu?

Ms. Liu: I like rabbits. They are beautiful. Do you like them?

Peter: No, I don't. I like dinosaurs(恐龙).

Ms. Liu: Do the boys like dinosaurs?

Boys: Yes! We like them             .

18.
观察下图所示的“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4.填空题(共1题)

19.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_______;
(2)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是在_______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是在    
(3)元代被誉为“棉神”,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