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材料二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材料三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线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
(2)依据材料二,请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文帝和景帝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统治局面被称作什么?
(4)有了前几代皇帝的奠基,西汉终于在哪位皇帝时进入了鼎盛?
材料一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材料二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材料三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线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
(2)依据材料二,请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文帝和景帝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统治局面被称作什么?
(4)有了前几代皇帝的奠基,西汉终于在哪位皇帝时进入了鼎盛?
2.选择题- (共8题)
2.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了推广汉文化,不惜以彻底清除本民族文化为代价,其中,以下措施属于“清除本民族文化“措施的有
①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
②禁鲜卑语,改说汉话
③改鲜卑姓为汉姓
④提倡与汉族通婚
①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
②禁鲜卑语,改说汉话
③改鲜卑姓为汉姓
④提倡与汉族通婚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3.
有人给电视台一档节目送来如下四道题,其中最可能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游客在新疆境内看到秦朝时期生产的古代丝绸 |
B.古董玩家在古玩市场上淘到一尊西汉初年的佛像 |
C.考古学家发现北魏鲜卑贵族墓碑中的刻有汉字的墓碑 |
D.有人在古籍书店找到战国《孙子兵法》原作者的纸质手稿 |
4.
2017年4月8日晚,央视《朗读者》第八期迎来了“敦煌女儿”樊锦诗,她毕业后毅然放弃城市生活走进敦煌,用了五十四年的时间坚守在大漠深处,研究守护国宝。她研究守护的是
A.龙门石窟 |
B.云岗石窟 |
C.莫高窟 |
D.麦积山石窟 |
5.
微信朋友圈中一条信息被大家传播:因孩子高烧26天不退,且医院一时查不出病因,孩子母亲通过朋友圈求助,希望华佗出手相救。下边是同学们对这条信息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李女士要请东汉名医来治病 |
B.微信影响大,能快速联系到华佗 |
C.华佗精于针灸,可以出手相救 |
D.“华佗”代指医术高超的医生 |
6.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将曹操描写成反面人物的代表。京剧《击鼓骂曹》:“到如今出了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对于上述三则材料中文字和历史中同一人物“曹操”的认识之所以不同,观点就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观点就不同,感同身受就不同 |
B.对于文学中的历史人物,为了增加趣味性和情节的需要,进行了虚构 |
C.我们要将历史和文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还历史的真实性 |
D.文学源于历史,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信服 |
7.
我国商朝时期铸造出世界上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美誉。它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而作的祭器,是商朝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它就是( )
A.毛公鼎 | B.司母戊鼎 | C.四羊方尊 | D.利簋 |
8.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这次农民起义指的是( )
A.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 B.刘秀领导的农民起义 |
C.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 | D.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