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到要求。
材料一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历时 “三百多年之久的世纪大辩论”发生的历史 背景。
材料二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2)列举天文历法、农学、数学和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各一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摘自章开沅《离异与回归》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对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文化和外来文化?
材料一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历时 “三百多年之久的世纪大辩论”发生的历史 背景。
材料二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项目 | 机械 | 天文历法 | 农学 | 化学 | 数学 | 水利 | 医学 | 兵器 |
数量 | 7 | 25 | 25 | 9 | 22 | 7 | 25 | 8 |
(2)列举天文历法、农学、数学和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各一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摘自章开沅《离异与回归》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对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文化和外来文化?
2.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中,“利益的严重冲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4)材料三中,“国际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局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的因素有哪些?
(5)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二 鉴于美国所处的非常有利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区……利益的严重冲突终于不可避免了……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世界性的思想体系,互相“排斥”,水火不相容……一个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
材料四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材料一中,“争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写出一个“上一轮争夺”期间成立的“帝国主义联盟”的名称。(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中,“利益的严重冲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4)材料三中,“国际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局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的因素有哪些?
(5)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3.
和平、合作是历史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
——摘编自阿德勒等的 《世界文明史(下册)》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
材料二 杜鲁门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束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
——摘编自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
(2)据材料二,归纳杜鲁门和袄尔弗斯的共同主张。此类主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哪些威胁?
材料三 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3)据材料三,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如何相处?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
阶段 | 时间 | 概况 |
第一阶段 | 1939年至1942年末 | 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 |
第二阶段 | 1942年末至1943年 | 同盟国开始反攻 |
第三阶段 | 1944年至1945年 | 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 |
——摘编自阿德勒等的 《世界文明史(下册)》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
材料二 杜鲁门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束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
——摘编自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
(2)据材料二,归纳杜鲁门和袄尔弗斯的共同主张。此类主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哪些威胁?
材料三 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3)据材料三,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如何相处?
2.选择题- (共22题)
4.
《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
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
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 |
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
5.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其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马可•波罗来华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④②③ |
D.②①④③ |
6.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7.
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 | B.边疆地区危机扩大 |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
9.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下列表述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迅速增长的是
A.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中国开始工业建设 |
B.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中国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
C.国防科技成就突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D.空间技术发展迅速,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
11.
连环画是回学们喜爱的课外读物,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据此可知,该故事反映的是我国当时进行的 ( )


A.土地改革运动 | B.农业合作化运动 | C.大跃进运动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2.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
B.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
C.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
D.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
14.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香港回归祖国 |
C.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
D.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
15.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国的某提案。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这一提案应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6.
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这是上合组织扩员后举行的首次峰会,是我国新时期取得的又一外交成就。我国上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
A.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B.中日正式建交 |
C.尼克松访华 |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17.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推迟到七周岁入学。”这一规定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18.
林肯总统说:“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也许会因情激动绷紧,但绝不可能割断,”美国人“友情的纽带”被割断最终引发了
A.美国独立战争 |
B.美国南北战争 |
C.克里米亚战争 |
D.朝鲜战争 |
19.
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相同作用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废除了封建专制 |
C.维护了国家统一 |
D.摆脱了殖民压迫 |
22.
条约规定:“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最终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该条约中的“联盟”是
A.三国同盟 |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
C.欧洲联盟 |
D.亚太经合组织 |
23.
学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诺曼底登陆”“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内容后,王刚同学有些新的认识。其之一就是
A.大规模登陆作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 |
B.国际合作是谋求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 |
C.德日法西斯投降后世界永无战争威胁 |
D.妥协退让会增长国际邪恶势力的气焰 |
24.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印度独立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非洲独立年”
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印度独立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非洲独立年”
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②③④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