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死生亦大矣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固一世之雄也
⑤而今安在哉?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客有吹洞箫者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⑩然力足以至焉
A.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⑩ | B.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⑩ |
C.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⑩ | D.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⑩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举酒属客 七月既望 |
B.悟言一室之内 冯虚御风 秦伯说,与郑人盟 |
C.齐彭殇为妄作 山川相缪 相与枕藉 |
D.未尝不临文嗟悼 其下平旷 盖音谬也 |
A.列坐其次(按次序)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东方既白(已经) |
B.少长咸集(都) 下江陵(攻占) 正襟危坐(端正) |
C.向之所欣(向来) 火尚足以明(明亮) 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
D.终期于尽(时期) 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则其至又加少矣(增添)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王轼,字用敬,公安人。天顺八年进士。授大理右评事,迁右寺正。录囚四川,平反百馀人,擢四川副使。岁凶,请官银十万两为籴费。以按嘉定同知盛崇仁赃罪,被讦下吏。事白,还职,改陕西。
弘治初,擢四川按察使。三年迁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八年进右副都御史,总理南京粮储,旋命巡抚贵州。明年入为大理卿,诏与刑部裁定条例颁天下。
十三年拜南京户部尚书。寻命兼左副都御史,督贵州军务,讨普安贼妇米鲁。时镇守中官杨友、总兵官曹恺、巡抚钱钺共发兵讨鲁,大败于阿马坡。都指挥吴远被执,普安几陷。友等请济师,乃以命轼。轼未至,而友等遣人招贼。贼扬言欲降,益拥众攻围普安、安南卫城,断盘江道,势愈炽。又乘间劫执友。右布政使闾钲,按察使刘福,都指挥李宗武、郭仁、史韬、李雄、吴达等死焉。
轼至以便宜调广西等地官军土兵八万人合贵州兵分八道进使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十五年正月参将赵晟破六坠寨贼遁过盘江都指挥张泰等渡江追击,指挥刘怀等遂进解安南卫围,而恺、通及都指挥李政亦各破贼寨。贼还攻平夷卫及大河、扼勒诸堡,都御史陈金以云南兵御之。贼遁归马尾笼寨。官军聚攻益急,土官凤英等格杀米鲁,馀党遂平。用兵凡五月,破贼寨千馀,斩首四千八百有奇,俘获一千二百。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连乞致仕,不允。武宗立,遇疾复请。诏加太子太保。赐敕乘传归。卒,赠太保,谥襄简。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轼至以便宜/调广西等地官军/土兵/八万人合贵州兵/分八道进/使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十五年正月/参将赵晟破六坠寨/贼遁/过盘江/ |
B.轼至/以便宜调广西等地官军/土兵八万人合贵州兵/分八道/进使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十五年正月/参将赵晟破/六坠寨贼遁/过盘江/ |
C.轼至/以便宜调广西等地官军/土兵八万人/合贵州兵/分八道进/使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十五年正月/参将赵晟破六坠寨/贼遁/过盘江/ |
D.轼至/以便宜调广西等地官军/土兵八万人/合贵州/兵分八道进使/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十五年正月/参将赵晟破/六坠寨贼遁/过盘江/ |
A.“擢”意为贬谪,降职。与“拔”意思相反。 |
B.“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是负责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 |
C.“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之意。古代汉语中“乞骸骨”也表达同样的意思。 |
D.“谥号”指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
A.王轼断案能力强。他担任大理右评事一职时,在四川审查囚犯,为一百多人平反,又做了四川副使。 |
B.王轼为官也有波折。他因审查嘉定同知盛崇仁贪污受贿罪被揭发而降职,事情弄清楚后,又恢复原职,改为任职于陕西。 |
C.王轼作战有方。讨伐普安贼妇米鲁时,他调兵遣将,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作战计划,各路军队都取得胜利。 |
D.王轼懂得进退。获得了皇帝的封赏之后,他连续请求退休,最终在武宗即位后,赶上他有病,皇帝答应了他。 |
(1)都指挥吴远被执,普安几陷。友等请济师,乃以命轼。
(2)用兵凡五月,破贼寨千馀,斩首四千八百有奇,俘获一千二百。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