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4679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20/1/21

1.文言文阅读(共1题)

1.

   于义,字慈恭,河南洛阳人也。义少矜严,有操尚,笃志好学。大统末,以父功,赐爵平昌县伯,邑五百户,其后改封广都县公。周闵帝受禅,增邑六百户。累迁安武太守,专崇德教,不尚威刑。有郡民张善安、王叔儿争财相讼,义曰:“太守德薄不胜任之所致,非其罪也。”于是取家财,倍与二人,喻而遣去。善安等各怀耻愧,移贯他州。于是风教大洽。其以德化人,皆此类也。进封建平郡公。明、武世,历西京、瓜、邵三州刺史。数从征伐,进位开府。宣帝嗣位,政刑日乱,义上疏谏。时郑译、刘昉以恩幸当权,谓义不利于己,先恶之于帝。帝览表色动,谓侍臣曰:“于义谤讪朝廷也。”御正大夫颜之仪进曰:“古先哲王立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犹惧不闻过。于义之言,不可罪也。”帝乃解。及高祖作相,王谦构逆,高祖将击之,问将于高颎。颎答曰:“于义素有经略,可为元帅。”高祖初然之。刘昉进曰:“梁睿位望素重,不可居义之下。”高祖乃止。于是以睿为元帅,以义为行军总管。谦将达奚基拥众据开远,义将左军击破之。寻拜潼州总管,赐奴婢五百口,杂彩三千段,超拜上柱国。时义兄翼为太尉,弟智、兄子仲文并上柱国,大将军已上十余人,称为贵戚。岁余,以疾免职,归于京师。数月卒,时年五十。赠豫州刺史,谥曰刚。赙物千段,粟米五百石。子宣道、宣敏,并知名。宣道,字元明,性谨密,不交非类。仕周释褐左侍上士以父功赐爵成安县男邑二百户丁父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献皇后命中使敦谕岁余起令视事免丧,拜车骑将军,兼左卫长史。后六岁,迁太子左卫副率,进位上仪同。后卒,年四十二。

(节选自《隋书•于义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仕周释褐/左侍上士/以父功/赐爵成安县男/邑二百户/丁父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献皇后命中使敦谕/岁余/起令视事/
B.仕周释褐左侍上士/以父功/赐爵成安县男/邑二百户/丁父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献皇后/命中使敦谕/岁余/起令视事/
C.仕周/释褐/左侍上士/以父功/赐爵成安县男/邑二百户/丁父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献皇后/命中使敦谕/岁余/起令视事/
D.仕周/释褐左侍上士/以父功/赐爵成安县男/邑二百户/丁父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献皇后命中使敦谕/岁余/起令视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伯,和下文的县公都是古代的爵位、爵号,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
B.诽谤之木,“诽谤”相当于谏言,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即“诽谤之木”。
C.杂彩,杂色丝织品,古代代表丝织品的名词还有“绸、缎、帛、绮、练、绢、褐、锦”等。
D.贵戚,古代指帝王亲族或有权势的豪门世族,而外戚指的是帝王的母族、妻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义注重教化,治理效果显著。他担任安武太守时,处理郡民为钱财相争的官司,首先反躬自省,然后用行动感化教育他们;他治理的地方风气非常纯正。
B.于义正直进言,得到朝臣支持。面对国家政刑混乱的局面,他直言进谏,却遭到宠臣的诬陷,因此被皇帝质疑,但御正大夫颜之仪在皇帝面前为他辩护。
C.于义胸有韬略,善于用兵打仗。高祖打算让于义担任主帅平定王谦叛乱,却遭到刘昉的反对,于义只好任行军总管,他率领左军击败了王谦的部将达奚惎。
D.于义仕途顺利,最终官高位显。他凭借父亲恩荫被封爵,曾在地方担任行政长官,在朝中出任高官,受命带兵平定叛乱,凭借功勋被破格任命上柱国之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取家财,倍与二人,喻而遣去。张善安等各怀耻愧,移贯他州。
(2)时郑译、刘昉以恩幸当权,谓义不利于己,先恶之于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